将 相 和教学设计

将 相 和教学设计

ID:18979987

大小:4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7

将 相 和教学设计_第1页
将 相 和教学设计_第2页
将 相 和教学设计_第3页
将 相 和教学设计_第4页
将 相 和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将 相 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将相和》教学设计陈静【教材内容】《将相和》人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第18课(需二课时)。【教材分析】  《将相和》是一个流传千年的动人故事,课文以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过程赞扬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为国家利益顾全大局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知错能改的爱国精神。三个故事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全文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性格鲜明,很受学生的喜欢。【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本课是历史故事,

2、写的是赵国的蔺相如和廉颇言和的事。本节课学生训练如何抓住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品格以及理清故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抓文中重点词句,理解人物语言动作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2)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分清文章中故事的前因后果及相互联系。2.方法与过程(1)通过抓文中重点词句,理解人物语言动作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学习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勇于改过的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分清文章中故事的前因后果及相互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习蔺相如机智勇敢、顾

3、全大局和廉颇勇于改过的品质,并使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1.在理解词句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2.把握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思路] 主要探讨的是课文中人物所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各自的前因后果,理清全文“和——不和——和”的线索,再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应品读相关的课文内容。在评价人物这个环节时,考虑到学生有了前面整体把握的基础,也已经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因此要求学生引用文中句子来对人物进行评价。写一

4、写、读一读,说一说,互相评议,互相补充。 [教学方法] 讲解法、小组合作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学习“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体会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的知错就改的品质。一边读一边感悟,分析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引发探究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将相和〉〉现在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指名分节朗读课文)2、通过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答)相机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5、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课件出示:“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4、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看看你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生可能答:不满、嫉妒、不服)5、指导朗读:想当年,廉颇在沙场所向披靡,横扫千军,为了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如今他觉得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却一步登天,能不满肚子气吗?谁能读出他满肚子的气?(生读)6、激起冲突

6、:同学们,假如说蔺颇整天这样生闷气,整天想着怎样给蔺相如下不了台,整天想着报复,后果会怎样? (生可能答:闹翻、矛盾激化,削弱赵国力量)二、深入研读,理解课文内容1、相机引出: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国将不国了。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你们都是廉颇的属下,你们有责任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我相信你们都是心明眼亮的人,我也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2、提供学

7、习支架:多媒体出示学习提示: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你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学习建议:老师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3、学生自主研究4、同桌、前后练说---指名说5、引导:同学们讨论的这么热烈,我相信你们都有了劝服廉颇的好办法,谁想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应点拨,在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同时,重点对这

8、三个故事进行分析,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a、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