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ID:18986066

大小:4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2

《中医儿科学》_第1页
《中医儿科学》_第2页
《中医儿科学》_第3页
《中医儿科学》_第4页
《中医儿科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课程教案(供七年制中西医结合医疗专业使用)教研室:儿科教研室教师:许尤佳杨丽新廖若莎陈茵黄清明二OO八年九月教研室主任签名:许尤佳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学内容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教学对象2004级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授课形式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中医儿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历代著名儿科医家学术思想、成就和著作;熟悉儿科学在宋代、明清时期的重大发展及建国以后新进展、新成就;掌握中医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各时期的特点、重点医家及其代表作、观点及贡献。教学难点:对钱

2、乙及万全两位医家学术思想的认识。解决办法:突出重点,反复强调,详细分析讲解。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无教材与参考书:教材:罗笑容、许尤佳主编.《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二版参考书:①江育仁、张奇文主编.《实用中医儿科学》②罗笑容、许尤佳主编.《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一版③王萍芬主编.《中医儿科学》六版教材教案内页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概念□讲解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等2.发展简史共分五个时期进行讲授(共80分钟)①秦汉以前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10分钟)□特点:萌芽期□散发的文献

3、记载:举例:甲骨文、《52病方》、《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黄帝内经》、《汉书·艺文志》等□西汉淳于意《诊籍》25个病案中有“下气汤”治疗小儿“气鬲病”的记录——我国最早见于文献的医案记录□重点医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②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公元4~10世纪)□特点:形成期□有关文献:《隋书·经籍志》南朝医药分科;专著有王末钞《小儿用药本草》2卷、徐叔响《疗少小百病杂方》37卷□隋唐时期:1)政府重视:“太医署”里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学制为5年;2)巢元方《诸病源候论》6卷,255候;3)王焘《外台秘要》40卷,86门□重点医家:孙思邈

4、——《千金方》60卷,“少小婴孺方”2卷列于卷首,在小儿喂养、卫生、穿着等方面的论述2学时,共90分钟:1、2分钟,讲述2、共80分钟,讲述①10分钟②10分钟;结合举例③25分钟;重点讲述、提问、板书等。④20分钟;重点讲解⑤15分钟3、8分钟;配合提问□结合实际举例:过暖、幼儿园③宋、金、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重点讲解□特点:成熟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提问)□有意义内容:1)王安石变法。“太医局”中的“小方脉”,医事分科;2)13世纪的医事分科;3)此期的教学相长□《颅囟经》——现存最早,巫方所著:纯阳之体、小儿脉法、小儿用药剂型

5、、对惊痫癫疳痢等病的描述□其他医家:1)王怀隐《太平圣惠方》:鉴别天花与麻疹、小儿脉法、关于胎教与养胎、妊娠食忌等;2)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白虎汤治疗天花等热性流行病,钱乙为之写序;2)12世纪,南朝刘肪等《幼幼新书》40卷:婴儿保育法、多种新生儿发育异常疾病、对急慢惊风的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列举了参考书目——为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的儿科专著;4)《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多种小儿先天性畸形、脐风撮口与成人破伤风;5)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小儿痘疹方论》:痘疹用温补学派创始人,用药主张顾护元阳、温养脾胃,注重小儿喂养(养子真诀),反对传统

6、下胎毒用药;6)金元四大家学术争鸣,朱丹溪《幼科全书》对麻疹的描述;7)曾世荣《活幼心书》七字歌诀四句□重点医家:儿科之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对“变蒸论”的理解;提出诊病6种脉;创立五脏证治法则;重视望诊,提出“面上症”与“目内症”;对小儿出疹性疾病的描述;提出惊与痫是两个不同疾病,急慢惊风各异;把“疳”列为脾胃病;善于化裁古方④明清时期至解放前(公元10~14世纪中叶):重点讲解#特点:明清:飞跃发展期;明清以后至解放前:停滞不前期#现存500多种古代儿科专著中绝大多数为本期医家所著#专著:《本草纲目》、《保婴撮要》、《普济方》、《医林

7、改错》、《幼幼集成》、《温病条辨·解儿难》、《医宗金鉴·幼科心法》、《婴童百问》、《证治准绳》、《幼科铁镜》等#重点医家:万全《片玉心书》、《幼科发挥》、《育婴秘诀》,贡献:1)胎养、蓐养、鞠养;2)三不足两有余观点;3)擅长小儿推拿;4)用药注重保护胃气;5)提出小儿发病三因论;6)对急惊风转归的认识。#原始人痘接种法的形成:“稀痘方”是牛痘发明以前预防天花的方法——世界免疫先驱#专著: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郭子章《博集稀痘方论》、张琰《种痘新书》、《三冈识略》#清代温病学说的兴起:叶天士《外感温热病》、吴鞠通《温病条辨》、吴有性《温疫论》

8、,开阔视野,现在有很多急性传染性疾病依此法进行治疗收到了满意疗效。⑤解放以后至今天(公元20世纪中叶~现在)※特点:崭新时期※中医古代儿科四大证的现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