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特点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特点

ID:18993411

大小:14.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27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特点_第1页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特点_第2页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特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特点目前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既集吃、住、办公、娱乐、购物、停车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建筑。但由于空间功能的复杂化,使得建筑结构也随之变化。为了适应上部小空间下部大空间的功能需要,需在两种结构的交接部位设置过渡结构,也就是所谓的转换层。因高层建筑结构的多样性,也呈现多种形式:  1、转换层形式一:板式转换  整体来讲,板式转换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标均较差。当上下轴网变化但仍正交时,可采用正交主次转换梁的结构型式来实现转换。板式转换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转换层以上随意布置结构型式和轴网,特别适用于建筑物上下部轴网错位复杂甚至互不正交的情况。由于抗剪和抗冲切的需要,转换板厚一

2、般在2M以上,这一方面造成转换层质量和刚度的突变,在地震作用时结构反应增大,转换层上下相邻层更成为结构薄弱层,不利于建筑物抗震;另一方面由于自重和地震作用的增加,下部竖向构件的荷载明显增大,设计难度大。  2、转换层形式二:梁式转换  实际工程中,转换层常兼作设备层,转换梁腹部要开设洞口以便设备管道的通过,因此转换梁的计算模型可根据开洞与否以及洞口的相对大小分别取为实腹梁、开孔梁、双梁和空腹桁架等。梁式转换具有传力路径清晰快捷,施工方便,构造简单,工作可靠等特点,转换梁的截面尺寸主要由其抗剪承载力决定,但可通过加腋或采用钢骨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方法来减小截面尺寸。在进行转换梁设计时,

3、要特别注意对转换大梁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程度的分析。  3、转换层形式三:桁架转换  桁架分为空腹桁架与实腹桁架两种。桁架转换层与梁式转换相比,受力状态更明确,可使用空间更大,自重小,抗震性能好,但其节点设计难度大,“强斜腹杆、强节点”是桁架转换层设计的基本原则,而节点的受力状态复杂,容易发生剪切脆性破坏,造成计算配筋多,施工不便,限制了桁架转换的应用。  4、其它转换型式  其它转换型式包括:  (1)巨型框架它由竖向筒体或巨型柱与一道或多道大梁组成,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是目前国内建筑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巨型框架要采用模拟施工过程的设计方法,在未形成巨型结构之前应合理地解决临时支撑

4、和保证足够的抗侧刚度;巨型梁以下几层范围内的柱内存在拉应力,应按受拉构件进行设计。  (2)斜柱转换式可以较好地发挥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形成更多更好利用的建筑空间。斜柱转换中会产生较大的水平荷载,在实际工程中可以结合建筑物的平面布置,通过加设圈梁或拉梁,使其以最短的路径相互平衡,转换斜柱尽可能通过较多的楼层,以减小其在上下楼层产生的水平力,使转换层设计更加方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