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对话技能

教学对话技能

ID:18995007

大小:93.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9-22

教学对话技能_第1页
教学对话技能_第2页
教学对话技能_第3页
教学对话技能_第4页
教学对话技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对话技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教学对话技能对话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对话”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代。对话是当时学者之间进行学术研讨、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主要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密切,对话也日益成为人们交往、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对话理念和对话理论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将向“对话式教学”进行转型。教师学会对话,教会学生对话,成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使命。一、案例展示教例下面是孙春成老师的一份教学案例:我在教学《布衣元帅》这一课时,有一幅插图是一帧照片:徐向前同志头戴铜盆帽,手执手杖,夹克革履,坐在一名胜处的山石边。一个平日比较

2、“调皮”的学生悄声说:“这哪像布衣元帅,像个大商人。”我没有批评这个学生,而是鼓励他把意见大胆地说出来,然后让大家争议一下。于是,有的说:“课文中明明写着徐帅功高盖世,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他就是一个布衣元帅,怎么会像个大商人?”有的说:“课文写得不错,但照片里确实像个大商人。”我肯定了大家敢于争议的精神,并要求进一步研读课文,再作深入思考:徐帅的“朴实无华”表现在哪里?是不是只是衣着?党和国家领导人衣着整洁,是不是就不是“朴实无华”?于是,在进一步的讨论中,终于取得了一致意见。这时我就提出:我们也不妨给教材的编辑叔叔写封信,建议换一帧与课文内容更贴近的照片。教例中

3、,教师首先认真倾听了学生的“悄声”言语。学会倾听是学会对话的第一步。教师鼓励学生把想法表达出来,鼓励学生进行争议,并对学生的争议做了引导。通过对话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从教师提出给教材编辑写信的建议可以看出教师尊重了学生的发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以一种平等、民主、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展开对话,没有灌输,没有强迫,有的是尊重、引导与建议。由于教师引导得法,所以,个别学生的独特见解得到了保护,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议”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效果的获得是与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教学对话的技能分不开的。二、技能概说对话是说者与听者围绕一定话题展开的交流活动。对话包含三种基本因素:说者、听者与

4、话题。说者与听者的角色在对话中是不断交互变化的。教学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一定的教学话题展开的教学交往活动。这种活动是蕴含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心扉,倾听他人的声音,言说自己的观点,以期获得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沟通、知识的分享、价值的共生。这里所要探讨的教学对话技能是针对教师而言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交往活动中与学生展开交流沟通的言语行为方式。(一)教学对话的作用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在本质上是独白式的,过于重视接受式教学,教学往往运用"满堂灌"、"满堂讲"的封闭、孤立、静止的教学方式,不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个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学生作

5、为知识的接受器,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以至于只能淹没自己的声音、压抑自己的个性、服从于教师的权威之下。实质上,这种教学方式只是一种知识的复制或再现,注重的是结果即知识的掌握,至于学生的整体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则是它所忽略的。教学对话则要求教师放弃权威者姿态,以“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身份去面对学生,认识到学生是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独立的自我创造的个体,要与他们一起参与到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学活动中来。师生围绕具体的问题情境,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给出自己的思考,通过探讨、沟通最终达成和解,从而达到知识结构的不断重构和更新。因此,教学对话改变了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方式而代之以师生共同参与的参与式教学方式。教学方

6、式的改变必将带来教学过程、方法、效果等的改变,给教学带来全新的面貌。2.实现师生智识共享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往之后每人有了两个思想。教学对话不是苹果的交换,而是认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情感的沟通。教学对话不是一方战胜另一方,也不是一方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强加于另一方,而是师生之间不断地达成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参与教学对话的师生不断进人到对方的思想世界,在与对方精神"相遇"和沟通的过程中,就某一教学主题达成共识。即使不能达成共识,师生也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以移情的方式对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保持宽容的态度。教学对话的

7、双方要能尊重对方的合理需要、动机、权利和自由,任何参与对话的人都有权充分表达自己。在教学对话中,每一个主体都具有不同的个性、思想感情、人生经历和体验,他们都从自己对人生、世界、生活、思想情感等的独特看法和体验感受出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对话,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交流和碰撞,师生相互吸纳和获取对方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智慧、人格精神等,从而达成教学主体间的智识共享,实现每个教学主体知识经验的增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