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桐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ID:18995203

大小:7.97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9-27

桐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_第1页
桐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_第2页
桐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_第3页
桐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_第4页
桐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桐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桐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姓名:郭建忠班级:地理科学11级1班学号:11009110103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导师:辛晓十刘国旭边柳王永丽何欢日期:2013年5月10日17目录第一章前言1第一节实习安排1第二节实习路线1第三节实习目的1第二章桐柏地区地理概况2第一节桐柏自然地理状况2一、地理位置2二、水文特征2三、矿产资源2四、旅游资源——淮源景区3第二节桐柏土壤与植物地理状况3一、土壤地理概况3二、植物地理概况3第三章桐柏实习内容4第一节植物地理4一、认识植物4二、认识垂直带谱8三、植物群落样方调查9四、植物标本的制作与采集13五、观察植物群落演替序列14第二节土壤地理14

2、第四章实习总结17一、实习收获:17二、存在的问题:17三、优点1717第一章前言第一节实习安排为了加深我们对上学期所学习的关于土壤和植物的有关知识内容的理解,院系安排老师带领我们出去野外实习。我们11级地理科学专业与地信专业学生在辛晓十等老师的带领下在桐柏淮源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野外实习考察。实习时间:2013年5月3日——5月8日。第二节实习路线时间地点任务2013.5.3桐柏旅社安排实习事项2013.5.4桐柏街道边水帘洞东1公里1.认识植物2.土壤剖面的选择、挖掘与描述2013.5.5太白顶西1公里认识垂直带谱2013.5.6桃花洞西1公里进行植物群落样本调查2

3、013.5.7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2013.5.8桐柏佛学院认识群落生态系列第三节实习目的一、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为以后我们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进一步巩固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并掌握认识、辨别不同17植物种类、挖掘并观察土壤剖面的及划分土壤剖面的层次、观察植物垂直带谱、采取与制作植物标本、植物群落样方调查、观察植物群落演替的变化的方法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三、加强对学生自身学科技能的培养与锻炼,增强其野外实习能力、动手操作能

4、力、团结协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二章桐柏地区地理概况第一节桐柏自然地理状况一、地理位置桐柏县位于东经113°9′-113°26′,北纬32°20′-32°28′,河南省东南部,南阳盆地东缘,桐柏山腹地,淮河发源地,国道312公路和宁(南京)西(安)铁路纵贯县境东西,交通便利,南邻湖北省随州市,属南阳市。桐柏山属于秦岭——大别山褶皱带,崛起于太古代到元古代,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中间经过加里东运动。大致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其西为长江流域,东为淮河流域,其分水岭大致为固庙——太白顶盘山公路一线。总面积1941平方公里,辖9镇7乡,2

5、14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左右,县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46%,自然特点“七山一水二分田”。二、水文特征千里淮河于此处发源,故称之“淮源”。桐柏山东部为淮河水系,西部为长江水系。本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68毫米;极端高温41.1摄氏度,极端低温-20.3摄氏度,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气候温暖适宜,雨热同期;植被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三、矿产资源奇山异石较多,地下矿产十分丰富,初步探明矿藏达60种,原矿价值人均占有量是全国人均数的14倍。这里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质纯碱矿,有位居国内四大银矿之首的露天开采金矿,

6、还有在世界首次发现,被国际矿物质学会命名的“桐柏矿”和“围山矿”。国际矿物质学会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学者到这里考察,桐柏山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地质之谜”、“地质博物馆”、“地质橱窗”。红石崖为景区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层,高数百米,望若红霞,上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有全国最大的露天金矿-银洞坡金矿,全国四大银矿之首的桐柏银矿,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安棚碱矿、月河碱矿、吴城碱矿,全省最大的大河铜矿等。17四、旅游资源——淮源景区桐柏山水秀美,文化厚重。桐柏山创佛教临济宗白云系,境内水帘寺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河南省佛教学院,是全国第六家、河南省唯一的佛教高等院校。桐柏是中原旅游胜地,有主要景

7、观118处,淮河源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桐柏是“二战”时期的苏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根据地,刘少奇、李先念、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被确定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特殊的地质形成过程使地貌结构复杂,由南向北,沟谷发育,切划深度较大。国际矿物质学会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学者到这里考察,桐柏山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地质之谜”、“地质博物馆”、“地质橱窗”。红石崖为景区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层,高数百米,望若红霞,上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