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空调水系统设计探讨

超高层空调水系统设计探讨

ID:19006524

大小:15.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7

超高层空调水系统设计探讨_第1页
超高层空调水系统设计探讨_第2页
超高层空调水系统设计探讨_第3页
超高层空调水系统设计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超高层空调水系统设计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超高层空调水系统设计探讨  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设计探讨  摘要:对某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分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超高层建筑采用高承压空调水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关键词超高层空调水系统承压一、前言超高层建筑体型巨大,功能复杂,容纳人员众多,投资十分庞大。超高层建筑绝不是普通建筑的拉伸或简单叠加,在一般建筑物中的一般问题,到了超高层建筑中都可能成为特殊问题,需要特别处理。超高层建筑本身具备很多自然特性,对建筑设计造成较大影响:①负荷计算方面:随着建筑高度升高,大气透明度、太阳辐射强度亦增大,室外风速随着建筑高度递增,围护结构外表面放热系数加大;②随着建筑高度增加,空调水路

2、系统设备及管件承压要求提高,须经过梯级板换方式把冷热水送至最高层;③性能化设计方面:随着建筑高度升高、层数增加导致疏散困难,对防排烟措施要求高,且建筑本身由于热压造成的烟囱作用较大,对空调通风、换气、排烟效果有影响。在超高层建筑中,空调水系统分区及设备承压问题是超高层空调系统设计中须着重考虑的问题。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绝大部分水路系统的设计采用:在建筑中间层设置水-水板式换热器,把冷、热水从低区提升至设备层,经板式换热器闭式热交换后再由次级泵输送至高区。采用这种做法可以使低区与高区承受由各自分区高度产生的压力,从而避免低区的设备及管路承压过大。目前钢结构技术的进步使得超

3、高层建筑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300~400米的超超高层建筑屡见不鲜。在这类建筑中如果水系统不能合理分区则势必导致——①末端设备承压要求过高,导致换热器面板和管壁加厚过多,传热效率下降,同时设备承压能力提高了,造价亦随之提高;②分区过多,从冷源供出的冷水经多级板式换热器后效率将降低,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级板式换热器,其冷源的供冷效率至少下降20%左右,同时末端装置的换热面积则需要加大20%。  表1:典型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分区及承压设计项目名称高度分区中间板换位置最高设备承压一次水温度次级水温度  MPa℃℃上海静安希尔顿饭店1431——7/12——上海金茂大厦420

4、221层//7/15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603150m/300m4/96/15,8/17深圳发展中心大厦165228层7/1210/14深圳彭年广场222224层7/129/14深圳赛格广场4分段冷源~7/12——  表2:空调制冷设备、管道及管件承压能力空调制冷设备空调制冷设备额定工作压力Pw冷水机组普通型加强型特加强型特定加强型空调处理器、风机盘管机组板式换热器~水泵壳体~管道及管件管材和管件的公称压力PN低压管道中压管道~高压管道10~100低压阀门中压阀门~高压阀门10~100无缝钢管>  表1汇总了上海、深圳地区典型超高层建筑的空调水系统分区及承压设计。可以看

5、出,当前工程设计中,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的设备承压能力不再局限于以下,、以上的高承压设计已经越来越多。另外随着设备厂家技术的提高,空调设备的承压能力也越来越高。表2给出了现有空调制冷设备、管道及管件承压能力。空调机组及板换的额定工作压力已可达到,低压管道的承压可达,低压阀门的承压可达,采用加强型冷水机组时已可承压。对超高层建筑水系统进行分区,首先要确定一个分区高度,这个分区高度是由设备和管道的承压能力决定的。根据表2可以知道,冷机的承压范围是~、板换的承压范围为~、水泵壳体的承压范围是~、空调机组承压为~、管道及阀门的承压范围是~。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板换级数增加则导

6、致冷源效率降低,板换级数少则设备承压要求提高,因此其空调水系统的分区设计需结合建筑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二、超高层办公空调水系统分区方案比较图1为某超高层办公楼效果图,共98层,最高点高度439m,集办公和酒店于一体。其中,73层以下为办公区,73层以上为酒店。根据建筑专业疏散要求,分别于18、19、37、38、55、56、73、74、91、9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