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生态驳岸设计研究

城市河道生态驳岸设计研究

ID:19006741

大小:14.3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27

城市河道生态驳岸设计研究_第1页
城市河道生态驳岸设计研究_第2页
城市河道生态驳岸设计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城市河道生态驳岸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河道生态驳岸设计研究  关键词:传统驳岸;生态驳岸;设计1生态驳岸的提出传统驳岸现状及存在问题中国传统水利驳岸的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走向极端:一是放任自流、无人管理;二是过于强调防洪安全、材料坚固和施工便利。注重形象:模仿国内外景观视觉效果好的驳岸形式,注重美观,丧失了水系原有特色。概念模糊:把亲水台阶、驳岸绿化等与生态驳岸相等同。砖石立式驳岸、浆砌块石驳岸、混凝土块斜坡驳岸等传统水利工程驳岸对夏季突发洪水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负面影响:一是破坏河岸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

2、水、气循环,恶化了陆上的植被的生存空间,使一些水生动物失去了良好的生存、栖息场所。二是拓宽河道,固化河岸,加快河水流速,导致下游大量泥沙沉积和淤塞。[1]生态驳岸的内涵德国、瑞士、日本等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驳岸”技术。在建设中,强调“以人为本”、“资源共有、共享”、“整体营造,从根本处理”的原则,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在此基础上逐步诞生生态驳岸的实践和理论。生态驳岸是指恢复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是基于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和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延续,而采取的以生态为基

3、础、安全为导向的工程方法,以减少对河流自然环境的伤害。2生态驳岸的类型和功能生态驳岸的类型[2]类型特点图示自然原型驳岸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考虑保持自然状态,利用喜水植物发达根系固堤。  自然型驳岸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  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防洪要求高、且腹地小的河段,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抗洪能力。  生态驳岸的功能生态驳岸需要兼具传统工程驳岸的安全防护功能和生态

4、驳岸的渗透调节功能,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2)改善滨水区景观、恢复生态平衡;3)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4)调节水源。可渗透性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