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体红外热辐射实验

黑体红外热辐射实验

ID:19007014

大小:21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5

黑体红外热辐射实验_第1页
黑体红外热辐射实验_第2页
黑体红外热辐射实验_第3页
黑体红外热辐射实验_第4页
黑体红外热辐射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体红外热辐射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黑体红外热辐射实验热辐射是19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学科,至19世纪末该领域的研究达到顶峰,以致于量子论这个婴儿注定要从这里诞生。黑体辐射实验是量子论得以建立的关键性实验之一,也是高校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现象成为热辐射,热辐射的光谱是连续谱,波长覆盖范围理论上可从0到∞,而一般的热辐射主要靠波长较长的可见光和红外线。物体在向外辐射的同时,还将吸收从其他物体辐射的能量,且物体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与它的温度、表面积、黑度等因素有关。1.1862年,基尔霍夫根据实验提出了理想黑体的概念2.1896年,维恩把热力学考察和多普勒原理结合起来,应用到空腔辐射的压缩。他指

2、出,在一定温度下的辐射密度可以通过反射壁包围辐射区域的绝热收缩或绝热膨胀,转变到另一温度的辐射,从而得出了黑体辐射的能量按波长(或频率)分布的公式,又称维恩公式。这个公式的短波部分同实验数据很好符合,并足以解释为什么光谱的极大强度在黑体的温度升高时愈来愈向短波方向移动。3.1900年,瑞利应用经典统计力学和电磁理论来计算一个封闭腔的热辐射。他指出,随着封闭腔被加热,那么封闭腔中将建立一个电磁场,这个电磁场可分解成为一个具有不同频率和不同方向的驻波系统,每一个这样的驻波就是电磁场的一个基本状态。于是在一定频率间隔内的场能的计算变为去导出基元驻波的个数,由此得到一个新的热辐射公式。可是瑞利在

3、推导中错了一个因数8,这个错误为英国当时只有27岁的金斯所发现。他于1905年给《自然》杂志的一封信中加以修正,即把原来的瑞利公式用8去除,得到了现在称之为瑞利-金斯公式。这是企图用古典理论来处理黑体辐射的又一重要尝试。这个公式表明,辐射能量密度的频率分布正比于频率的平方。于是在长波部分与实验数据基本相符,但在短波部分却完全不相符合,因此此时按公式计算而得到的辐射能量将变成无穷大,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古典理论与实验事实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这种情况曾被荷兰物理学家埃伦菲斯特称为“紫外灾难”。事实上,维恩公式与瑞利—金斯公式,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物体辐射中的部分规律,但在解释全部热辐射现象却产生了

4、矛盾和“灾难”,这就充分暴露了经典物理学本身的缺陷。4.1900年,普朗克指出,为了得到和实验符合的黑体辐射公式(普朗克公式),必须抛弃经典物理学中关于物体可以连续辐射或吸收能量的概念,而代之以新的概念。他认为可以将构成黑体腔壁的物质看作带电的线性谐振子,它们和腔内的电磁场交换能量(辐射或吸收能量)。而这些微观谐振子只能处于某些特定的状态,在这些状态中它们的能量是最小能量ε0的整数倍。它辐射或吸收能量时只能由一个可能状态跃迁到另一可能状态,即能量只可一份一份地改变,而不能连续地变化,这最小能量ε0称为能量子,它与振子的振动频率v成正比,比例系数就是h(普朗克常数)。根据这些假设可以成功地

5、导出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ε0=hv。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突破了经典物理学的旧框架,首次提出了微观系统的量子特性,从而打开了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是现代物理学史上又一次革命性的发现。【实验目的】1.了解黑体辐射的历史并明白它在近代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研究物体的辐射面、辐射体温度对物体辐射能力大小的影响。83.研究物体辐射能量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温度控制器、黑体辐射测试架、红外热辐射传感器、红外转换器,光学导轨(60cm)、导线等。【实验原理】1.热辐射      19世纪,由于冶金、高温测量技术和天文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人们开始了对热辐射的研究。所谓热辐射是指物体内的分子、

6、原子受到热激发而发射电磁辐射的现象。由于分子热运动是物体存在的基本属性,因此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产主热辐射。不同温度下,辐射能量集中的波长范围不同。在6000℃以下,物体的热辐射波长在红外和远红外波段。随着温度的升高,物体热辐射的能量逐渐增强,辐射波长趋向短波段、当温度达到6000℃~7000℃之间,物体开始呈现暗红色,这表明辐射波段开始进人可见光区域。随着物体温度的继续升高,辐射的波长进一步向短波方向移动,物体变得鲜红,甚至白热。为了定量描述热辐射的性质,我们引人描述热辐射的两个物理量:(1)单色辐射度,其单位为W·m-3。其定义为:温度为时,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出的波长介于与

7、之间的辐射功率与的比值,即单色辐射度与波长和温度有关,其定义式表示为:(2) 辐射度,其单位为W·m-2。其定义为:在一定温度下,物体表面单位面积发射的包含各种波长在内的辐射功率它与单色辐射度的关系为      值得指出:物体在向外发射辐射能的同的,也在吸收外来的辐射能,当辐射能人射到不透明物体的表面时,一部分能量被吸收,一部分能量被反射。描述物体吸收能力的物理量称为吸收率。定义为:吸收能且与入射总能量的比值。不同的物体的吸收电磁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