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消能减震优化设计研究

框架结构消能减震优化设计研究

ID:19009757

大小:14.1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27

框架结构消能减震优化设计研究_第1页
框架结构消能减震优化设计研究_第2页
框架结构消能减震优化设计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框架结构消能减震优化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框架结构消能减震优化设计研究框架结构消能减震优化设计研究摘要:由于建筑功能的要求,使得现代结构复杂,布置越来越不规则,对结构抗震要求越来越高。振动控制技术是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一种积极有效手段,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房屋建筑、桥梁和高耸结构。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SAPXX对带不同设置粘弹性阻尼器的框架结构进行地震时程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控制方案的消能减震效果,对此类结构的减震设计提供参考。    近20年来,随着粘弹性阻尼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广泛使用,液体粘滞阻尼器无论从制造技术上,还是设置方式上,都有了很大进展。粘弹性阻尼器[1,2]是一种基本上与速

2、度相关的被动消能减震装置,依靠粘弹性阻尼材料的滞回耗能特性,增加结构的阻尼,耗散振动的能量,减小结构的动力反应,从而达到消能减震目的。粘弹性阻尼器具有计算模型易于确定,耗能能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本文运用SAPXX有限元软件对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并对不同控制方案的结果比较分析,确定最优化布置。  目前,工程中应用较多的粘弹性阻尼器分析计算模型有:Kelvin模型、Maxwell模型、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模型、四参数模型等。SAPXX有限元软件是采用Maxwell模型,该模型假定粘弹性阻尼器等效成弹簧单元与耗能单元相串联。  某8

3、度区一栋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场地类别为Ⅱ场地,层高m,总高度m,平面布置为x方向5跨,跨度均为6000mm,y方向3跨,跨度为6000mm,4000mm,6000mm。柱截面尺寸均为600mm×600mm,梁截面尺寸均为600mm×250mm,楼板厚度为1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柱、板均采用C30;钢筋等级:主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RB235。恒荷载:6KN/m2,活荷载:恒荷载:/m2。梁、柱、板均为现浇,采用刚性楼板假定。选择ELCentro地震波,最大加速度为cm/s2,持续时间为30s,地震波峰值加速度根据《建筑

4、抗震设计规范》[3]:罕遇地震作用时调整至400cm/s2。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布置粘弹性阻尼器后,地震反映有了不同幅度的减小。三种方案,结构的最大顶点位移分别为,,,减震率分别为%和%;顶部相对位移分别为1/308,1/557,1/1157,减震率分别为%和%;最大的层间相对位移分别为1/103,1/134,1/271减震率分别为%和%。通过以上比较得知方案三的减震效果比方案二好。  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框架结构设置粘弹性阻尼器耗能支撑后,阻尼器发挥了良好的消能减震作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使得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显著提高。设计

5、布置粘弹性阻尼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阻尼器布置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应布置在层间变形较大的位置,充分发挥阻尼器的耗能作用;(2)阻尼器要尽量对称均匀布置,不要使结构发生较大的偏心作用力,以减小地震对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  [1]周云.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设计[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XX.  [2]程文瀼,隋杰英等.宿迁市大厦采用粘弹性阻尼器的减震设计与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XX;21(3):30-35.  [3]GB50011-X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