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开槽机连续开槽施工地下连续墙工法

液压开槽机连续开槽施工地下连续墙工法

ID:19013522

大小:16.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7

液压开槽机连续开槽施工地下连续墙工法_第1页
液压开槽机连续开槽施工地下连续墙工法_第2页
液压开槽机连续开槽施工地下连续墙工法_第3页
液压开槽机连续开槽施工地下连续墙工法_第4页
液压开槽机连续开槽施工地下连续墙工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压开槽机连续开槽施工地下连续墙工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液压开槽机连续开槽施工地下连续墙工法  1、适用范围  此法适用于壤土、砂壤土、粉土、砂土、砂岩、粘土和含有粒径不大于12cm的砂礓土怪;宽22~45cm深45m以内的地下连续墙。  2、工艺原理  成槽原理  先钻一直径80cm比地连墙深50cm的前导孔,放刀杆,利用安装在刀杆上的刀排,靠刀杆自重的水平力,使刀排紧贴被切削土体,液压油缸牵引刀杆做上下往复运动,切削土体,用砂石反循环吸走沉渣,连续成槽形通长槽孔。分段浇筑原理  成槽至一个单位槽段的长度,用隔离体分隔开,安装钢筋笼,采用水下砼施工工艺向槽段内灌注砼。开一个槽设,浇筑一个槽段的砼,

2、形成流水作业。  工艺流  场地平整→测放轴线→轨道铺设→开挖导槽→设备拼装→校核轴线→制备泥浆→钻前导孔→连续开槽→吸泥清底→下隔离体→清洗接头→下钢筋笼→浇注砼→拔隔离体  3、操作要点  施工准备场地平整  施工范围内场地进行平整压实,地面高程应高于墙顶以上;在墙轴线两侧浇筑1m宽10~15cm厚的简易砼地坪,同一断面高差小于2cm。测放轴线  测放地连墙墙轴线及轨道中心线。轨道铺设  砼地坪浇筑一天后,铺设枕木、钢轨。轨道铺设的精度决定成槽精度,要求轨道轴线差在1cm以内,同一断面高差在2cm以内,轨距偏差在1cm以内。开挖导槽人工开挖

3、宽、深1m的导槽,槽壁用钢板支护,后侧用粘土填实,每隔1m,上下各加设一根木支撑,保护槽口的稳定。设备拼装  用吊车拼装开槽机械,拼装后进行调试。校核轴线  校核开槽机的中心线与地下连续墙的轴线不否一致,允许偏差在1cm以内,如超出范围,进行调整。  成槽及灌注砼钻前导孔  用潜水钻机钻一直径80cm比地连墙深50cm的前导孔,在前导孔内下放刀杆,根据设计槽深槽宽选配刀杆刀排。连续开槽  启动开槽机连续锯槽,砂石泵反循环从槽底抽吸泥浆及沉渣。挂在机架后的手扳葫芦牵引钢丝绳前进,速度控制在60~80cm/h,视开槽机的负荷情况调整前进速度。吸泥清

4、底  开启砂石泵沿槽底反循环吸泥清底,同时不断向槽内补充稀泥浆,清底后的泥浆比重控制在~/cm3;浇筑前的沉渣厚度在10cm以内。  隔离体安放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隔离体,隔离体需提前制作,断面要求见附图2;在开槽机秆走轨道上精确定隔离体位置,用型钢夹轨定位,起吊隔离体慢慢下放,用重锤击打桩头,使桩头入土80~100cm,桩头用钢丝绳对称拉紧,确保浇筑过程中隔离体不偏位,隔离体的安装垂直度控制在%以内。清洗接头  采用特制的楔型接头清洗刷清洗接头,用吊车上下拖动,往复数次,直到刷子不带泥屑为止。  钢筋笼施工槽段浇注  水下砼施工工艺,双导管同

5、时浇注。拔除隔离体  待砼初凝后终凝前,将隔离体拔起5~10cm,待下一槽段清底结束,再拔至接头处使用。  4、人员组合工种人数职责备注操作工9保证主机正常运转3班制,每班一名班长砼工8保证随时浇筑一班,每班八人现场维护2安全管理兼管路维护两班,每班一人电工2电路、电气设备维护两班,每班一人勤杂工4开挖导墙、铺轨道一班,每班四人技术管理2指导施工、做好记录兼职应急指挥、协调  5、机具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1开槽机YK16012砂石泵6"23泥浆泵4"34潜水泵3"25钻机GSJ/20016砼灌注系统1套7卷扬机2t18履带吊16t19千斤

6、顶50t2  6、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标准见前面操作要点中所述。  7、安全注意事项  编制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并进行交底,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  参加施工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需持有劳动局颁发的上岗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