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浅析

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浅析

ID:19014588

大小:17.5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7

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浅析_第1页
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浅析_第2页
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浅析_第3页
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浅析_第4页
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浅析  【摘要】明确了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概念、意义,综述了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主要依据。从建筑给水、排水、雨水、冷却水、自动控制和计量等方面,探讨了节能的主要途径。【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节能    引言  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就是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系统效率和保温隔热性能,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给排水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给水排水系统的能耗[1]。  建筑给排水专业在建筑能耗中所含的内容主要有:人民生活及从事工艺、生产、游乐、环

2、境卫生、绿化、水景等活动的给水、排水、消防、热水、回用水等需要的能耗[2]。建筑给排水的能耗虽然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降低其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节约用水、改善设计系统的效率、保护环境。因此,重视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途径,对研究建筑节能将有积极的意义。  1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依据  建筑给排水专业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主要所依据的法规、规范、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XX)、《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住宅建筑规范》

3、(GB50368-XX)、《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XX)、《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42-XX)、《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XX)、《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XX)、《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XX)、《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61-199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XX)、《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XX)、《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XX)等。  2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  给水  合理确定用水量(包括冷水、热水及其它

4、用水等)的定额。严格执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并非用水量越高越好。  合理设计建筑给水系统。  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给水系统必须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作为节能条款已经写入了《住宅建筑规范》,这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条款,执行此条时须注意如下几点:1)力争掌握准确的市政管网水压、水量等可靠资料。2)要满足使用要求。  分区供水压力。分区供水压力应按“规范”条执行,即以配水点处静压P=为界进行分区,且P>时宜加支管减压。但工程设计中,从节能要求而言,宜将水表前支管压力控制为≥。  减压阀的设置。大多数高层、多层建筑中因可用减压阀来取代分区高位水箱进行供水分区,从而既节省了

5、分区高位水箱所占用的建筑面积,又可使供水系统大大简化。但减压阀也不是万能的,在选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选用质量好的产品。2)从节能考虑,分区减压阀不宜串联设置,且减压比应符合《建筑给水减压阀应用设计规程》(CECS110:XX)或产品的要求。3)应按《建筑给水减压阀应用设计规程》选用减压阀,配套附件不设旁通阀,并应将其设置在便于维护管理的地方。  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重要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按照上述“规范”要求,以配水点处静压≥进行给水分区,分区内不再采取其他减压措施,则该区内大部分配水点将处于耗能耗水的状态。  合理设置生活水池的位置,尽量减小设置深度,以减少水泵的提升

6、高度。  优先考虑水池-水泵-水箱的供水方式。  推广普及新型节水设备  推广普及优质给水管材。  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  合理选用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当采用变频泵供水时,应优先采用变频变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其节能效果要优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当采用变频恒压变流量时,工作压力的设定应接近水泵工频运行时高效段扬程的下限;工作水泵应选用2台或以上,不同级配工作泵的流量宜以1/2的流量梯变,宜采用大小水泵搭配的形式,并设气压罐调节小流量给水。  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太阳能热水器的循环可采用强迫式、自然式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和直流式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应有温控装置,并应合理设

7、定和控制热水的温度。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能再利用与节水技术还应相互结合。太阳能热水器可作为热水供应的预加热措施,可设在其他热交换器的前端。  热水系统。生活热水供应系统所耗能源占整个建筑能耗的10%~30%,而其中用于制备生活热水的热源又占其系统能耗的85%以上,因此合理选择生活热水的热源对于节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热水系统宜机械循环以满足用水点的节水要求。合理设计热水供应系统。加强余热的回收和利用(包括工业余热、废热、烟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