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扁梁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

宽扁梁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

ID:19016440

大小:19.2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7

宽扁梁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_第1页
宽扁梁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_第2页
宽扁梁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_第3页
宽扁梁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_第4页
宽扁梁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宽扁梁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宽扁梁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转换层结构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转换形式多样化,结构受力更要科学。而梁式转换层结构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本文根据工程实例,对宽扁梁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层;转换层;宽扁梁;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结构上的转换层概念,主要是指在整个建筑结构体系中,合理解决竖向结构的突变性转化和平面的连续性变化的结构单元体系,转换结构除采用梁、桁架、空腹桁架、箱形结构等,近几年又有

2、许多新型的转换结构形式涌现,如搭接柱转换结构、宽扁梁转换结构、斜撑转换结构等等。以下是以宽扁梁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论述,共同进步。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共7栋19~33层住宅。地下室1-3层,局部四层,各栋二层楼面均为转换层。塔楼结构为框支剪力墙结构。  图1宽扁梁结构转换层结构平面图  二、转换层结构设计特征  本工程结构转换层为梁式结构,转换层层高为,板厚均为180,最大框支梁截面3500×1500,最大主筋直径32。按设计框支梁主筋采用机械连接。框支梁在边跨上筋下锚到柱内,挂脚筋最长达。6#

3、-7#楼结构转换层为宽扁梁转换层,宽扁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40,6#楼柱、剪力墙为C60、7#楼柱、剪力墙为C50。  三、转换层结构设计优化  1为尽量可能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梁板砼强度等级采用C40;  2为增强梁侧表面混凝土抗裂性能,将梁上部腰筋加密至100。  三、主要施工技术  1工艺流程  安装竖向结构钢筋→钢筋验收→安装竖向结构模板→柱砼浇筑→搭设模板支撑架→安装框支梁底模→绑扎框支梁钢筋→钢筋验收→安装框支梁侧向模板及楼板底模→绑扎楼板钢筋→钢筋、模板支撑系统验收→砼浇筑。  2模板工程

4、及支撑体系  框支梁模板及支撑体系  转换宽扁梁截面尺寸最小1000×1000mm,最大3500×1500mm,现以最大宽扁梁3500×1500作为分析对象,通过PKPM软件计算或采用建筑施工手册查表计算该梁的施工设计线荷载q=/M,梁底模选用18mm厚胶合板,板下横向设50×100mm通长硬杂木方立放,间距小于250mm,梁下按纵横400×500mm设计钢管排架支撑,每根立杆支撑均有纵横水平连杆并扣牢拉稳,步距为1500mm,每根立杆顶部均采用双扣件。立杆布置方式与间距计算复核如下:横向布置10根,计算按8根,

5、纵向间距取400mm,N=/7ql=××=≤11KN满足要求。  扣件抗滑移计算:>[τ]=7KN  支撑采用双扣件满足扣件抗滑移要求。  剪刀撑应沿立杆连续设置,通过柱头的框支梁支撑架的两侧均应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应设在立杆的外侧,与大横杆成450~600夹角,每根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宜超过7根,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剪刀撑间距不超过6米,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钢管排架搭设时,必须与柱四周的架体全部拉结,扫地杆、大横杆、剪刀撑等在搭设至柱边时,必须用直角扣件连接,以增强排架

6、支撑的整体稳定性。首层及地下一层、地下二层设有后浇带,后浇带部位板面断开,需采取增强措施,还必须对转换层以下各层结构采用支撑补强。  转换层以下各层支撑不能按常规支撑间距,为此确定结构支撑补强措施和方法如下:  6#、7#栋地下二层及以上结构施工时,相对应转换层部位的水平结构的模板支撑架应按以下要求的间距设置立杆。地下两层至底板立杆纵横间距不大于800。对应转换层位置水平结构的模板及模板支撑架在转换层结构砼浇筑前不得拆除或松动。  厚楼板及支撑体系  楼板模板同样选用18mm厚胶合板,小搁楞采用50×100mm木

7、枋立放间距为300mm,大搁楞采用φ48×钢管间距800mm,钢管排架间距为800mm,每根立杆顶部均采用双扣件。板下支撑体系的水平连系杆与框支架下的水平连系杆相互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确保模板支撑体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墙、梁侧模  墙梁侧模采用18厚胶合板制作,50×100mm木枋立放间距为300mm,围柃采用两根φ48×钢管和对拉螺栓用圆钢制作φ14@≤400组成,靠近梁底板以上一根对拉螺栓距梁底不大于200。框支梁对拉螺栓采用一次性螺杆,直接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避免因留设螺杆洞而在周边产生应力集

8、中导致梁侧裂缝的出现。  3钢筋工程  框支梁主筋HRB400以32、28为主,钢筋数量多、箍筋间距小、配筋较密,梁纵筋在支座处锚固长度长,施工难度大,施工前需进行梁筋安装放样,确定安装顺序,然后进行施工。  钢筋接头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钢筋直径大于22的钢筋连接采用滚压直螺纹机械接头,其它采用搭接绑扎接头。  钢筋绑扎  梁底模板安装完毕后,根据钢筋配料单用粉笔在模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