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常见部位渗水的防治

浅谈建筑工程常见部位渗水的防治

ID:19019261

大小:15.9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8

浅谈建筑工程常见部位渗水的防治_第1页
浅谈建筑工程常见部位渗水的防治_第2页
浅谈建筑工程常见部位渗水的防治_第3页
浅谈建筑工程常见部位渗水的防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建筑工程常见部位渗水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建筑工程常见部位渗水的防治浅谈建筑工程常见部位渗水的防治摘要: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中的防渗漏问题,历来是施工单位和广大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常见渗水部位有:外墙窗四周渗水、卫生间渗水、屋面渗水,空调排水口渗水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施工单位和广大住户,防治渗水工作可谓是最为关注的问题,所以我们来浅谈一下如何防治建筑工程常见部位的渗水问题。    平顶山煤业某综合楼是XX年8月交付使用的综合性办公楼,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卫生间渗水、外墙窗四周渗水,屋面局部渗水,空调排水口渗水等方面的问题。  2-1、分析原因:主要是塑钢窗外框同墙体连接固定不当,在使用过

2、程中受撞击、风压等影响下,会造成固定点松动、变形,导致窗周边渗漏。  ②、要合理选用填嵌材料,才能起到隔音、保温、防震动、防渗水的效果。  ③、密封胶打注不当,密封效果差。目前有不少施工单位在打注密封胶时,不留设槽口,密封胶的宽度与厚度控制不好,打胶时,未作表面清洁处理,粘接不牢。注胶不连续,因此造成胶带脱落,起不到封闭的效果。  按规范要求应在缝隙处外表留设5--8mm深的槽口,填嵌密封材料。施工面层时,应嵌木条,木条5mm*7mm。装饰面完成后取出木条,槽口应连续贯通,在槽口内由下面向上打密封胶,打胶时在槽口两边贴胶纸保护,等打完胶后将胶纸撕去,

3、这样保证了质量又不污染窗框。  ④、外窗台的平面外端与窗框外口应落低40mm,窗框下口应抽出20mm的圆挡,窗台做出20mm由内向外排水坡度。同时窗台抹灰层应比窗框下口,收进20mm,窗台外端应加设挡水凸肩。  3-1、①厨房,卫生间不论采用用管材防水还是采用涂膜防水。都必须在结构层上做找平层,找平层一般采用普通水泥沙浆也可以采用普通水泥沙浆加5%的防水剂,不管用任何沙浆找平层,找平层必须压实、抹光,阴、阳角必须做成圆弧形,不要尖拐角。凡是穿楼面的管线,必须设置套管,最好是埋止水套管。卫生间里预留上下水管的孔缝隙在安装完上下管结束后,管道与套管之间必

4、须用沥青麻刀填实,上口用水油嵌封口。在按蹲式大便器的卫生间回填,在做好防水的施工坑内材料,不要有坚硬的硬块材料,以免破坏防水层,在安装时还应做好进出管口的连接工作。所以必须按规范要求去做,采用细石砼灌注时浇筑振捣不实。  ②、浇筑完毕后没有按规范采取防水措施。  ③、浇筑时孔隙没有清理。或没有清理净。  ④、规范规定,预留管孔在安装结束后,应清理孔隙,并采用高于原砼一个标号的细石砼来浇注,在捣实凝固后,做防水处理。  4-1、雨水口处理不当,致使女儿墙渗漏。  雨水口处女儿墙的渗漏往往是PVC雨水口安装顺序不对,安装不好,使雨水口和女儿墙间的缝隙中渗

5、出。  预防措施:雨水口的安装应该在顶圈梁砼浇筑成整体,使下口的高度与屋面的砼女儿平层上口齐平。做防水层时,将防水卷材伸进雨水口50mm以上,并用密封胶密闭补强,不要漏贴附加层。  4-2、女儿墙部位的渗漏预防措施  ①女儿墙违砖墙,施工时可在砖墙上预留凹槽,槽深一般为60mm,SBS卷材进槽后粘牢,然后用1:水泥砂浆分三次把槽口填嵌密实。凹槽居屋面找平层最高度应不小于250mm,凹槽以上墙体也必须做防水处理。  ②女儿墙转角处应做R≥150mm的圆档,附加层不得漏贴。  4-3、出屋面管道周壁的渗漏  主要是管道周壁嵌注砼振捣不密实。施工时必须有专

6、人负责,不得由管道工去补孔。  4-4、屋面保温层内渗水  主要是严格控制基层及保温材料的含水率。天气阴雨不能施工,基层一定要干燥。同时应按设计规范做好排气孔。  4-5、屋面卷材起包  主要是基层保温层没有彻底干燥,施工时冷底油洒的不均匀,喷烤的不到位。  4—6、防水层未按设计要求找坡或找坡不正确,造成局部积水,经过冻融后,在积水部位容易产生渗漏。  4—7、钢性防水层屋面钢度大,与基层防水层协调变形能力差,当防水层过簿时,由于基层变动,引起防水层开裂,产生裂缝,导致渗漏。  4—8、变形逢防水构造,伸出屋面排气管、女儿墙泛水、分格线等防水构造不

7、符合规范要求,导致屋面渗漏。  空调排水口是在安装空调时打的孔洞不对,要内高外底。同时要采要密封胶内外打实。防止雨水会在风压的作用下从孔洞进入室内。  防渗漏措施的实施是否可以起到防渗漏,关键还是取决于施工人员的责任性,是否认真按规范要求去做了。同时对每一个隐蔽部位的验收也是十分必要的,相信只要现场施工人员齐抓共管,一定会根治渗水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