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农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示范总结

创业农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示范总结

ID:19025474

大小:16.2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8

创业农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示范总结_第1页
创业农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示范总结_第2页
创业农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示范总结_第3页
创业农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示范总结_第4页
创业农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示范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业农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示范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创业农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示范总结  摘要: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及其应用,在我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成效明显,现代农业节能减排、低碳生产的农业生产理念得以充分体现。通过节水灌溉技术ÿ亩可增产27kg,直接经济效益75元/亩。全年ÿ亩可有效节约用水240m2,节约用电30kw,仅此一项便可直接降低生产成本15元。关键词:水稻;节水;灌溉方式  前言:XX年创业农场示范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4万亩,通过水稻节水控制灌溉研究示范及推广,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灌溉技术模式,在高产优质的前提下,通过灌溉技术的应用,大幅度地减少灌溉

2、水量,打造低碳节约型的现代化农业灌溉模式,达到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为实现垦区400亿斤商品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水稻控制灌溉又称水稻调亏灌溉,是指在秧苗本田移栽后的各个生育期,田面基本不再长时间建立灌溉水层,也不再以灌溉水层作为灌溉与否的控制指标,而是以不同生育期不同的根层土壤水分作为下限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的一种灌溉新技术。  这种灌溉技术是根据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需求的敏感程度和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新的需水规律,在发挥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适时适量科学供水的灌水新技术。  在水稻非关键需水期,通

3、过控制土壤水分造成适度的水分亏缺,改变水稻生理生态活动,使水稻根系和株型生长更趋合理。  在水稻关键需水期,通过合理供水改善根系土壤中水、气、热、养分状况及田面附近小气候,使水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更趋合理有效,促进水稻生长。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龙粳31创业农场种子公司提供  供试肥料创业农场农业中心  供试地块创业农场第六管理区水稻科技示范区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创业农场第六管理区水稻科技示范区,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多年的老水田。有机质�,碱解氮259mg/kg,速效磷/kg,速效钾292mg/kg,pH值6。在水稻生长前期出现低温寡

4、照,对水稻生长有一定的影响。而在分蘖期、扬花期温度升高,对水稻生长无影响。6月下旬至7月中旬持续阴雨,对水稻生长无明显影响。对该试验影响不大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三次重复,三个处理,ÿ个小区40米行宽,51米行长,ÿ小区2040m2,试验面积27亩。在水稻品种、育秧、移栽、密度、植保、用肥等技术措施以及基础地力相同的条件下,安排控灌、节灌2个处理,以当地叶龄灌溉处理为对照,进行对比示范。  处理设计  处理一:控制灌溉:  泡田期。泡田前整平耙细能减少泡田用水,一般可ÿ亩减少30-50m2。用水量一般在80-100m2。结合水耙地封闭灭草。土

5、壤含水下线为饱和含水量的85%。  返青期。花达水返青,插秧后7-10天灌第一次水20mm。结合灌水施肥。土壤含水量下限为饱和含水量的90%。  分蘖期。分蘖初期灌水上限为20-50mm水层,下限为饱和含水量的90%,遇雨是最大蓄水深度不应超过50mm;分蘖中期灌水上限为20mm水层,下限为饱和含水量的90%,遇雨时最大蓄雨深度不应超过50mm;分蘖末期要及时晾田,土壤含水量控制上限为饱和含水量,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量的80%。  拔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采用灌一茬水¶几天田的办法,当土壤含水量降到饱和含水量的90%时再灌水,灌水上限水层不超过20mm,逢雨不灌,蓄雨上限为

6、50mm,过多排出。  乳熟期。土壤水分要求是田面干、土壤湿,蓄雨上限为20mm,下限为饱和含水量的80%。  黄熟期。田间土壤含水量上限为饱和含水量,下限为饱和含水量的70%。  处理二:节水灌溉  插秧:花达水返青;返青期水层3-5cm,自然落干;4-7叶水层3-5cm,自然落干;其间返青后3-5�M水层立即施用分蘖肥;5叶期3-5�M施灭草剂并保水4-5天;7叶定型诊断茎数,达到计划茎数即开始晒田,晒至田面裂缝1-2cm,复水3-5cm水层,施用调节肥,自然落干维持饱和水;若茎数不足到8叶定型后在晒田。剑叶叶耳间距负10cm开始建立水层到7cm,到剑叶叶耳距负5c

7、m时,若有低温加深水层达17cm,剑叶叶耳间距到正10cm时,3-5cm浅水自然落干维持饱和水;抽穗到齐穗3-5cm浅水自然落干维持饱和水直到蜡熟末期停灌。  2结果分析  水稻灌水量调查  各处理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调查  试验原始数据可以看出,水稻实行控灌和节灌比叶龄灌溉增产分别是%和%。  3结论与讨论  节水灌溉技术的试验推广及其应用,在我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成效明显,现代农业节能减排、低碳生产的农业生产理念得以充分体现。试验证明:  1、产量明显提高:通过节水灌溉技术ÿ亩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