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排放在线智能监测技术探索

城市污水排放在线智能监测技术探索

ID:19026730

大小:15.8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8

城市污水排放在线智能监测技术探索_第1页
城市污水排放在线智能监测技术探索_第2页
城市污水排放在线智能监测技术探索_第3页
城市污水排放在线智能监测技术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市污水排放在线智能监测技术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污水排放在线智能监测技术探索  摘要:从城市污水排放点水质在线智能监测监控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对水质测定指标参数的研究、水质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技术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个对城市污水污染源进行远程在线连续自动监视、监测系统。   关键词:污水监测无线传感网CJRPS在线监测  水环境保护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战略性问题。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监测研发的投入。随着无线技术、有线技术以及新型传感技术的高速发展,污水排放监测系统正向着自动化、实时化、智能化、无线化、低功耗等方向发展。

2、  无线传感网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环境监测中,采用水质传感采集技术和视频网像智能水质监测分析技术采集水质数据,将一个区域内的各水质传感采集节点用无线通信传输技术组织成无线传感网,无线传感网再通过无线网关接入In-ternet。水质参数数据经无线传感网和Internet汇入远程数据监控中心。这样在传统污水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几乎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就可以实现对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区域的有效监测,同时生产、施工和维护的成本也较低。  水质视频监控部分的视频采集部分通过先进的激光红外摄像技术的全天候监控,通过RS485接口接收来自

3、控制平台的命令控制,控制命令为一系列的ASC码,可以调整摄像机的焦距和云台的转动。采用最先进的数字压缩技术,接人嵌入式硬盘,实现对实时图像的显示、存储、回放及远距离传输。其关键技术是以下几点:  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若其含量超过了水体自身的白净能力,使得水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性质、组成发生变化,从而会大大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污染物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及农业污水。通常采用水质指标的好坏来衡量水体被污染的程度。水质测定指标项目繁多,可以分为三大类:  1.物理性水质指标,如水温度

4、、色度、浑浊度、透明度、总同体、可见同体、电导率等。  2.化学性水质指标,包括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氧平衡的水质指标,有毒的化学水质指标。  3.生物学水质指标,包括细菌总数、总犬肠菌群数、各种病原菌、病毒等。  水质参数大致可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类,如浊度是物理参数,pH值是化学参数。已有的物理测定包括浊度和色度的测定方法。它们的特点是人工采集水样后离线测试,实时性和效率不高。  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视频图像的污水浊度,色度智能分析技术:  被污染水体具有独特的有别于清洁水体的光谱特征,这些光谱特征体现在其对特定波长

5、的光的吸收或反射,而且这些光谱特征能够为视频图像所捕获并在视频图像中体现出来。如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对近红外波段具有明显的“陡坡效应”,故而这类水体兼有水体和植物的光谱特征,即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低,在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却明显升高。  对视频摄像机拍录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水质的物理特性。物理类参数的分析一般是将数字图像处理在处理过程上可以分成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对数字图像进行预处理,也就是如同像平滑、抑制噪声、图像增强等处理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信噪比高、易于进行更高级的处理的图像;数字图

6、像的后期处理包括了边缘检测,轮廓跟踪,图像分折、模式识别、网像理解等。  通过无线传感网合理建立完善各类水环境数据库,根据不同类型的水环境划分为不同数据库,如常规水环境检测数据库、重要水环境实时监测数据库等。  基于已有的大量的各种实时水环境参数数据库,构建开发水环境监测专家系统,多维、高精度的数据分析与管理,实现对监测业务和环境管理决策的深度支持,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增强环境决策与管理的能力。  将无线传感网技术应用于城市水环境监测中,研制的新型无线水质参数采集、监测装置将触合水质参数采集、无线

7、传输、网络通信、智能决策、水质在线自动分析技术、预警预报技术等关键技术,通过白动标识的节点构建覆盖城市的污水排放环境监测网络,由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系统自动对受污染的水域进行监控。  实现具有覆盖区域广,可远程监控、监测精度高、节点自组、布网快速和系统成本低以及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等特点。随着我国政府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对环保行业的投资力度加大,城市污水排放点水质在线智能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1]面向水环境监测的WSN网关设计[J].计算机工程,XX,36:213 215  [2]邹赛,刘昌明,李法平.基于无

8、线传感器网络的水环境监测系统[J].传感器与微系统,XX,29:104-105,109  [3]雷文礼,邵婷婷.基亍ZigBee的污水无线监测系统设计[J].水电能源科学,XX,29:158-160  [4]陈强,卢启福,李亭等基于WSNs的城市污水监测系统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XX,32:83-8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