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想哲学毕业论文 墨家救世济民精神研究

哲学思想哲学毕业论文 墨家救世济民精神研究

ID:1902685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哲学思想哲学毕业论文 墨家救世济民精神研究_第1页
哲学思想哲学毕业论文 墨家救世济民精神研究_第2页
哲学思想哲学毕业论文 墨家救世济民精神研究_第3页
哲学思想哲学毕业论文 墨家救世济民精神研究_第4页
哲学思想哲学毕业论文 墨家救世济民精神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思想哲学毕业论文 墨家救世济民精神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哲学思想哲学论文题目:墨家救世济民精神研究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 墨家从黎民百姓的利益和愿望出发,构建了一套爱民、助民、利民的理论,并身体力行、舍生取义、矢志不渝地实战自己的理想。其思想学说和行为举动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救世济民精神,为古人所赞叹,也值得今人学习。  关键词 墨家;救世济民;精神    近些年来,中国思想界掀起了新一轮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热潮,儒家、佛教、道家思想研究极为兴盛,法家、兵家、纵横家思想研究也相当流行,独有墨家思想研究较为沉寂,少闻其声

2、。  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与儒家并立、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学说。古籍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不可胜数。”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墨家学说即遭统治者排斥,日渐衰微,直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尤其是清末民初之际始有复苏,但终未成气候。时至今日,墨学研究仍著述较少,影响不太。墨家学说中包含许多富有价值的治国安邦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财富。司马迁曰:“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墨学研究的衰微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大损失。  墨家的理论学说和墨家子弟的行为举动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爱民、助民、利民的救世济民精

3、神。可以说:“墨家精神,就是以奉献为核心的救世精神。”古人赞道,“墨翟之徒,世谓热腹”,“墨家之徒,专务救人”;“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今天,弘扬墨家救民济世之精神,对于我们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墨家始祖墨翟(世人尊称“墨子”)出身微贱,他自称“鄙人”或“贱人”“比于宾萌”。“宾孟”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往来诸侯列国之间的游士说客,属于社会下层的士。据史载,墨子可能出身工匠家庭,他常与小生产者交往,学会了不少手工业技艺。墨子能制造载重五十石的车的车辖,

4、能牵引三十石的车的车鞔以及能空中飞行一日不落的木鸢,可见其手艺之高明精湛。墨子在经常与社会下层民众交往中,还学会农耕。他曾说:“翟虑耕而食天下之人矣。”正是在这种与贫苦大众的交往以及自己亲身劳动过程中,墨子深知社会下层人民生活的疾苦和劳动的艰辛,使其思想和主张能“为代表下层之庶民”,有一种强烈的救民、济民、爱民、利民愿望。起初,“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因理念不合,决定另立门户,“背周道而用夏政”,效法大禹天下为公,“为万民兴利除害”。墨家门徒也大多出身工匠之类的贫苦百姓,他们“昼日讽诵习业”,其思想、行为也深受到其劳动职业、社会地位的影

5、响,能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呼声。  墨家宣传、实践其思想学说的最高目标是“为万民兴利除害”,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视之为“仁人之所以为事者”。所谓“兴天下之利”,从宏观来说是指“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社稷之定”,从微观来说是指“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所谓“天下之害”是指“大国之攻小国”,“大家之乱小家”,“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为人君者之不惠”,“臣者之不忠”,“父者之不慈”,“子者之不孝”,“今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  为兴利除害,墨子首先主张“兼相爱,交

6、相利”。“兼爱”学说是墨家的核心思想。“兼相爱”意思是指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要爱所有的人,全社会成员要互爱互助。春秋战国之时,社会动荡不安,兼并战争持续不断,整个社会以大攻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现象比比皆是。社会底层民众,战时死于非命,平时倍受压榨,过着悲惨的生活。墨子目睹百姓“饥即不食,寒即不衣,疾病不侍养,死丧不葬埋”,十分怜悯。他认为,这一切天下祸篡怨恨,皆起于“不相爱”,唯一的解决途径是“兼相爱”。要想达到“兼相爱”,必须上自国君,下至众民,都不能只知“自爱”,而要“相爱”。大家应该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7、¨引。这样,诸侯之间就不会有战争残杀,士大夫之间就不会争权夺利,民众之间就不会有伤害虐待。  墨子的“兼爱”是一种无等级差别、无血缘亲疏的平等友爱观。他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这种“无等差”之爱,即是“博爱”。孙中山曾说:“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酥所讲的‘博爱’是一致的。”这种“博爱”观到了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和“自由”、“平等”一道被视为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因而。墨子的“兼爱”比之孔孟的“仁爱”更具有鲜明、质朴的爱民色彩。  “兼相爱”是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而“交相利”是这一

8、基本准则的具体要求。是否实现了“兼相爱”,关键看是否实践了“交相利”。”交相利”意思是指社会每一成员的行为都应该有益于他人,大家都应该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