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化技术

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化技术

ID:19031593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7

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化技术_第1页
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化技术_第2页
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化技术_第3页
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化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化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化技术【】本文介绍了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的智能化技术,这种变电站具有成套性强、可伸入负荷中心、体积小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各类场所.  【关键词】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化技术    1.高低压预装式的结构模式  1.1集中式结构  集中式一般采用功能较强的计算机并扩展其I/O接口,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和数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自动控制等功能。集中式结构也并非指只由一台计算机完成保护、监控等全部功能。多数集中式结构的微机保护、微机监控和与调度等通信的功能也是由不同的微型计算机完成的,只是每台微型计算机承担的任务多些。例如监控机要担负数据

2、采集、数据处理、断路器操作、人机联系等多项任务;担负微机保护的计算,可能一台微机要负责多回低压线路的保护等。  1.2分布分散(层)式结构  分布分散式结构系统从逻辑上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划分为两层,即变电站层(站级测控单元)和间隔层(间隔单元)。也可分为三层,即变电站层、通信层和间隔层。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按照变电站的元件,断路器间隔进行设计。将变电站一个断路器间隔所需要的全部数据采集、保护和控制等功能集中由一个或几个智能化的测控单元完成。测控单元可直接放在断路器柜上或安装在断路器间隔附近,相互之间用光缆或特殊通信电缆连接。这种系统代表了现代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趋势,大幅度地减少了连接电缆

3、,减少了电缆传送信息的电磁干扰,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比较好的实现了部分故障不相互影响,方便维护和扩展,大量现场工作可一次性地在设备制造厂家完成。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展历程  2.1传统的变电站运行方式  20世纪80年代早期,变电站的保护设备还是以晶体管、集成电路为主。变电站二次设备均按传统方式布置:控制屏实现站内监控,保护屏实现电力设备保护,远动设备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它们各司其职、互不相联。  2.2综合自动化方式  2.2.1集中式自动化系统  20世纪90年代数字保护技术(即是微机保护)的广泛应用,使变电站自动化取得实质性的进展。20世纪90年代初研制出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在变

4、电站控制室内设置计算机系统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的心脏,另设置一数据采集和控制部件用以采集数据和发出控制命令。微机保护柜除保护部件外,每个柜有一个管理单元,其串行口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控制部件相连,传送保护装置的各种信息和参数,整定和显示保护定值,投/停保护装置。此类集中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紧凑、体积小、造价低,尤其适合35kV或规模较小的变电站,柳州箭盘变电站等。  2.2.2分散式自动化系统  由于集中式结构存在软件复杂.系统调试麻烦、精度低,维护工作量大,易受干扰,扩容灵活性差等不足;随着计算机技术、X络技术及通信技术的飞跃发展,同时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各类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

5、系统纷纷研制成功和投入运行。分散式系统的特点是各现场输入输出单元部件分别安装在中低压开关柜或高压一次设备附近,现场单元部件可以是保护和监控功能的二合一装置,用以处理各开关单元的继电保护和监控功能,也可以是现场的微机保护和监控部件分别保持其独立单元部件进行通信联系。通信方式大多数通RS-422/RS-485通信接口相连。但近年来推出的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更多地采用了X络技术,如LON].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江智伟.变电站自动化新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林栩栩、陆继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大众用电,2004,(4).  [4]

6、黄益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5]李林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应用[J].华通科技,2007,1(2).  [6]葛芸萍.杨筝.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综述[J].内江科技,2008,(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