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实习报告_17

建筑实习报告_17

ID:19037110

大小:23.4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28

建筑实习报告_17_第1页
建筑实习报告_17_第2页
建筑实习报告_17_第3页
建筑实习报告_17_第4页
建筑实习报告_17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实习报告_1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实习报告  200  建筑实习报告  作者:万飞建筑实习报告  200  建筑实习报告  作者:万飞建筑实习报告  200  建筑实习报告  作者:万飞建筑实习报告  200  建筑实习报告  作者:万飞建筑实习报告  200  建筑实习报告  作者:万飞建筑实习报告  200  建筑实习报告  作者:万飞建筑实习报告  200  建筑实习报告  作者:万飞建筑实习报告  200  建筑实习报告  作者:万飞建筑实习报告  200  建筑实习报告  作者:万飞建筑实习报告  200  建筑实习报告  作者:万飞  前记:建筑学是一门艺术和实践相结

2、合的学科。前四年的理论学习让我慢慢进入了空间、体块穿插、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建筑世界,而下面需要做的就是走下去和实践直接面对面的接触,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实现建筑真正的本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再从实践中得到更大的理论提高。下面我将把我短暂而富有意义的几个月建筑实习生活慢慢回顾和作个简单的小结,希望自己能从不断的经验总结中得到真正的提高。:建筑体验篇随着炎热7月的到来,我们也开始各自忙着寻找自己下学期的实习单位。看着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我却一点都没动。因为此时我觉得我有一件更想做的事,比寻找实习单位更有意义。古语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也将此句

3、话引用到了建筑领域:“做千万设计方案不如亲身体验千万建筑”。这也是我大一以来一直想做而没做成的事。以前想做但总觉得自己对建筑知之甚少不能看出什么门道,后来也看了不少建筑理论方面的书恶补了这方面的不足,现在算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恰恰遇到这个暑假没具体的任务可以自由活动。所以我实习第一站便变成了我的建筑之旅。简单收拾好行囊我便开始了我向往已久的建筑之旅。首先我乘上了南下的火车去见识见识拥有我国著名建筑学府东南大学的南京古城。南京作为我国的六朝古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我是怀着无比景仰的心情去体验南京的每一个建筑,每一条古道、每一个城市的轮

4、廓的。从南京的整体体验感觉上讲,南京城市比较古典。到处可见传统形式的古典建筑、庭院、牌坊包括公交车站牌和指路标;其次道路比较具有韵味,一是由于由于南京古城在民国期间的规划限制,所以现在留下的道路规划机制偏小。而且加上道路俩旁遍植的高耸的古松,从而给人以悠远深邃的感觉。就象置身于茂密的森林中。另外加上南京是个典型的山地城市,所以视线遮挡比较多。这样就更加赋予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曲径通幽的韵味;另外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南京整个城市的色调偏灰,具有江南水乡的建筑基调,整体给人比较亲快的感觉。当然我是从一个建筑学习者的角度去审视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的。我更多关注

5、的是它的建筑,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对南京的建筑印象整体从两个方面去讲,一个是那些历史建筑;去参观了著名的中山陵,为当年著名的吕颜直所设计。这个建筑给我的体验是纪念建筑的气氛营造和比例的控制。首先它比较成功的通过山地地形营造出了纪念建筑的庄重和严肃,一条宽阔的坡道一直通到中山纪念堂,两边遍植松柏。只要人们一进去就能立即感受到凝重的气氛。而建筑所采用的蓝青色屋顶又给这种气氛缓和了一下,让人并不压抑。建筑呈中心对称布局,整个建筑群庞大但却不失人的尺度感。一是它的细部尺度处理得很到位,这么长这么陡的台阶却作得很得体。而且还做出了文化含义。整个台阶共分为三

6、大段,七小段。在人们从下往上面走的时候只能看见每个台阶直通纪念堂,却连一个平台都看不到,象征着革命事业的前进曲折难行;而当从下面往下面走的时候却是只能看见一个一个平台却一个台阶都看不见,象征着革命成功以后的祖国建设将会一帆风顺。无论从整体庞大建筑的尺度把握到细部人尺度的设计都给我以深深的震撼。然后还去参观了著名的总统府和南京秦淮河建筑群,前者象征了中国近代建筑水平的最高峰,后者则是古典江南水乡建筑的经典演绎。从他们也体验到公共空间的处理手法和古典造型的现代演绎手法。南京城市当然也是一所现代的大都市,所以现代建筑也很重要。怀着对著名学府东南大学的仰慕我

7、去参观了他们学校,见到了东南大学著名的荷南风格的中心建筑,其实单单就这栋单体建筑来讲也只是说得上可以的古典建筑。但有意思的是它那翠绿色的屋顶和前面广场翠绿色的水池结合起来的时候,感觉真的很好。就好象那水是磨光的大理石,倒影着幽雅的古典建筑,给人以古典的美丽。去东南虽然没见到很震撼的现代建筑但去南京大学却以外收获,见到了著名建筑师张雷做的南京大学研究生公寓。体验了一把大师对建筑材料如何真正的性能运用,如何把建筑和气候真正融合起来做。我们亲近的去又手第一次这么感触到木不仅是木,是建筑的一部分,当真正用身体去感触建筑的时候,那种激情是怎么也是从图纸上体验不

8、到的。还专门去参观了东南大学设计的著名的中国地质博物馆,知道了公共建筑的造型体快是多么重要。幕名去了齐康大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