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美学毕业论文 西方女性主义美学:发展与批评

哲学美学毕业论文 西方女性主义美学:发展与批评

ID:1906630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哲学美学毕业论文 西方女性主义美学:发展与批评_第1页
哲学美学毕业论文 西方女性主义美学:发展与批评_第2页
哲学美学毕业论文 西方女性主义美学:发展与批评_第3页
哲学美学毕业论文 西方女性主义美学:发展与批评_第4页
哲学美学毕业论文 西方女性主义美学:发展与批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美学毕业论文 西方女性主义美学:发展与批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哲学美学论文题目:西方女性主义美学:发展与批评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内容提要】近年来西方出版了大量有关女性主义美学著作,国际美学会议特设了女性主义艺术与美学的讲座及研讨小组,性别与艺术已成了美学界研讨的热门课题。本文评介了西方女性主义美学兴起的背景、发展过程及研究的重点内容,分析该学说如何批判传统美学中的父权因素,阐述了该学说的任务,包括其在批评实践上的策略。同时也指出该学说现时遭到西方美学家的种种质疑与批评。【关键词】女性主义美学/父权艺术/女

2、性本质/反美学    一、西方女性主义美学的缘起女性艺术创作,在传统的社会中一直受到种种掣肘和局限,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关方面的反省,导致了本世纪西方女性主义美学的兴起。下列是部分直接的因素和背景:1.妇女的创作或表达,在传统的社会条件下,往往只能局限于手工艺、装饰性或应用艺术等次要的范围,始终未能登“大雅之堂”;2.妇女的艺术创作,从未受到正式的鼓励或承认。她们在接受艺术训练或教育的途径上,早已困难重重,其后更难以进入男性主导的艺术专业行列。此等现象,与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未能独立的实况不无关系;3.在艺术的意念方面,由浪漫主

3、义到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大多充满雄赳赳的阳刚意味。艺术家笔下的女性,不论在绘画或文艺作品当中,都是为要满足男性和欲望而设(其中也投射了不少对女性的恐惧)〔1〕。有人指出自5世纪以来,男人已稳妥地建立了一个世界,这是以心灵、精神、理性和智性建立的世界,这世界轻视肉体、感官、欲望和情感——即一切经常与女性关连在一起的东西〔2〕;4.在艺术批评方面,传统的父权艺术,总是从高度主观的意见出发,从而建立所谓客观的“真理”;这些“真理”对大部分的女性作品,并不给予很高的评价(详后)。凡此种种,皆造成了不利于妇女创作的处境。

4、随着本世纪中叶开始的社会运动和妇女自觉意识的提高,女性主义者对传统妇女创作展开了一连串重新开拓、发现和再评价的过程。女性艺术家如奥姬芙(G.Okeeffe)、姿嘉歌(J.Chicago)等,在她们的作品中更奠立了以女性为中心的艺术语言;此等创作性的尝试,也就是所谓女性主义艺术。女性主义美学,自然也孕生于此等创作。此外,70年代的新女性文学、绘画和电影,出现了如米勒蒂(K.Millett)、莎庇洛(M.Shapiro)和莉柏特(L.Lippard)等女性艺术家,她们的作品也正是女性主义美学的宣言。此等作家及其作品,皆致力于批判传统

5、以男性为中心的艺术,亦同时主张要从哲学角度建立新的美学。赞同这种主张的女性学者相继出现,包括法国的艾维嘉惠(Irigaray)、施素(Cixous)和姬斯蒂娃(Kristeva);还有美国的海茵(H.Hein)和歌丝美雅(Korsmeyer)等。现在,愈来愈多年轻的女哲学家加入了这个行列。但须予以注意的是,她们攻击的目标虽然相同,然而她们彼此之间对女性问题的理解,以及由此引出的行动的出发点却有着不少差异(详后)。    二、西方女性主义美学对传统美学的批判美国女性主义美学家海茵(H.Hein)指出,专门处理感性知识的美学,在西方

6、哲学中,经常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跟哲学的基本逻辑、形上学、知识论和价值论等截然不同。女性主义美学也正好以它提出的“另类”观点,挑战上述西方男性中心的哲学殿堂,提出对哲学的重构与反思。女性主义美学的缘起,正在于它对传统美学观念的“遗害”作出了批判,现概述如下。1.首先是康德的美学。康德哲学之所以成为女性主义责难的目标,部分是由于他的哲学本身的性质,部分也因为他对女性(feminity)及妇女角色的公开言论。现先以康德美学中对“品味”及“崇高”的概念为例说明。康德对女性的观点,跟他的品味理论互相呼应。〔4〕在康德看来,女性和品味,都

7、应该受到道德和理性的规范〔5〕。这是因为女人和品味都是以感性为基础的、浮游不定的东西,必须加以管制约束,才能对文化产生良好的效果。康德的美学指出审美判断或品味判断,全赖理解(Un-derstanding)跟想象(Imagination)之间有着和谐对应的关系。想象将直觉所接收的杂多资料组合,以供理解把杂多统一起来。用康德自己的话说:“唯独是理解赋予了法则。”〔6〕女性主义学者把品味判断中想象和理解的关系比喻为婚姻中妻子对丈夫的关系;想象与女性一样,同样要被刚性文化所支配(理解跟理性不能分家,二者同样有着刚性的铁律,丈夫更是阳刚的

8、象征)。〔7〕康德的“崇高”,同样被认为带有阳刚的性质。依康德看来,“崇高”产生的条件,便是想象服膺于理性的法则,即在自然间呈现了理性的秩序。关于”崇高”的经验,康德使用了不少刚性的语言来形容,例如“强而有力(Powerfull)”、“活跃(Activ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