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西方哲学毕业论文 悖论研究的误区与爱因斯坦的启示

哲学西方哲学毕业论文 悖论研究的误区与爱因斯坦的启示

ID:1907081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3

哲学西方哲学毕业论文 悖论研究的误区与爱因斯坦的启示_第1页
哲学西方哲学毕业论文 悖论研究的误区与爱因斯坦的启示_第2页
哲学西方哲学毕业论文 悖论研究的误区与爱因斯坦的启示_第3页
哲学西方哲学毕业论文 悖论研究的误区与爱因斯坦的启示_第4页
哲学西方哲学毕业论文 悖论研究的误区与爱因斯坦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西方哲学毕业论文 悖论研究的误区与爱因斯坦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哲学西方哲学论文题目:悖论研究的误区与爱因斯坦的启示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导致典型语义悖论的语句均为一个无穷嵌套的自相似结构的简略表达式,并且具有多种含义而不是单一的确定含义,只要证伪其单义句预设,此类悖论便可以被消解。类似地,导致典型集合论悖论的语句均涉及一个并不存在的对象,只要证伪其存在预设,此类悖论同样可被消解。  关键词:典型悖论;预设;自相似  Abstract:Everyparadoxicalsentencecausingatypicalsemanticpa

2、radoxistheshortexpressionofaninfinitelynestedself-similarstructureandhasambiguousmeaningsinsteadofaspecificmeaning.Ifonlydisconfirmingthepresuppositionofsinglemeaningsentence,theseparadoxeswillberesolved.Similarly,everyparadoxicalsentencecausingatypicalsettheoryparadoxinvolveinexist

3、entobject.Ifonlydisconfirmingthepresuppositionofexistence,thoseparadoxeswillbealsoresolved.  Keywords:typicalparadoxpresuppositionself-similar  悖论研究的困境  斯蒂芬·里德曾这样谈及哲学家与悖论的关系:“悖论既是哲学家的惑人之物,又是他们的迷恋之物。悖论吸引哲学家就像光吸引蛾子一样。但同时,悖论又是不能忍受的。我们做出的各种努力必然是为了消除悖论。哲学家是巫师,其任务就是拯救我们,使我们摆脱这个恶魔。”[1]  然而

4、,令人惊异的是,自古希腊哲人发现“说谎者悖论”以来,两千多年过去了,“巫师”们虽使尽了浑身解数,却始终未能为我们除去这个“恶魔”。用大逻辑学家克林的话说便是:  “问题至今悬而未决,没有任何一种答案能得到普遍的认可。”  “至今没有一个人能令人信服地明确指出悖论的推理中有任何谬误,从而解除悖论。”[2]  “悖论”简单得连小孩子都能看懂、又有一代又一代一流思想家为之耗尽心力,竟然无人能解,这实在是人类思想史上极为罕见的现象。人们不仅要问:出路究竟何在?  爱因斯坦的启示  爱因斯坦曾经断言[3]:  “我们面对的重大问题无法在我们制造出这些问题的思考层次上解决

5、。”  那么,“悖论”之所以一直无法解决,是不是由于众“巫师”花样翻新的“法术”始终停留在我们制造出“悖论”的思考层次上呢?回答是肯定的。  下面,我们将以“强化的说谎者悖论”为例展开讨论。事实上,我们业已表明,爱因斯坦的启示同样适用于解决所有“典型语义悖论”——包括“说谎者悖论”、“格雷林悖论”、“理查德悖论”、号称“语义学黑洞”的诸多“三值悖论”等,甚至还适用于解决所有的“典型悖论”。  “强化的说谎者悖论”与无穷嵌套的自相似结构  该“悖论”由一个极其简单的句子——“本句子非真”(其中,“本句子”是指它所在的那个句子本身,为简便计,以下将该句子简记作L)

6、引出:  如果L是真的,则L就不是真的;  如果L不是真的,则又有L是真的。  这个“悖论”的构成可谓简单至极,难怪霍夫斯塔德要称其为“一步即成的奇异的循环”了。  爱因斯坦的警语可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那就是,我们必须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人们是在什么思考层次上“制造”出这个怪圈的,从而跳出这一思考层次。  请注意,在“制造”怪圈时,人们苦苦追问的是,如果L是真的(以及如果L不是真的)究竟可以从中推出什么结论。这实际上便已然预设了(或者说默认了)L是一个单义句(亦即L有且仅有一个明确的含义),否则,人们便不会去直接谈论L为真与否,而是会就L的某一种含义谈论其真值

7、了。换言之,“制造”怪圈的“思考层次”可以用“L是单义句”来刻画。  依照爱因斯坦的说法,我们应该跳出这个思考层次,亦即对“L是单义句”这一成见提出质疑。  果不其然,这个预设是荒谬的。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用反证法严格地证明,L不是单义句而是多义句。该证明十分简洁,人们以前之所以没有想到,并不是由于它有多么复杂,而是由于始终没有意识到“说谎者”竟然有这样一个预设,当然就更谈不上怀疑其真实性了。  证明:  不妨假设L为单义句。  此时便有,L要么为真要么非真。  如果L为真,则有L非真,矛盾。  由反证法即有,L非真。  如果L非真,则有L为真,矛盾。  

8、由反证法即有,L并非非真。  综合以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