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叶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

薄荷叶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

ID:19082255

大小:19.4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8

薄荷叶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_第1页
薄荷叶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_第2页
薄荷叶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_第3页
薄荷叶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_第4页
薄荷叶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薄荷叶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薄荷叶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  薄荷属,爲唇形科的一属,包含25个种,其中胡椒薄荷(Peppermint)及绿薄荷(Spearmint)为最常用的品种,而植物的不同来源使薄荷有六百多种品名。薄荷叶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形态特征  薄荷(bòhe)为唇形科(Labiatae)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薄荷属  (Mentha)的地上部分,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又称南薄荷(山东),草薄荷(甘肃部分地区),水薄荷(云南),鱼香菜(四川)、狗肉香(贵州)、水益母、接骨草(云南昆明

2、),土薄荷,仁丹草,野仁丹草、见肿消(江苏),苏薄荷,蕃荷菜,在广西全州石塘镇一带也被称为“五香”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60厘米,下部数节具纤细的须根及水平匍匐根状茎,锐四菱形,具四槽,上部被倒向微柔毛,下部仅沿菱上被柔毛,多分枝。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3-5(7)cm,宽,先端锐尖,侧脉约5-6对。轮伞花序腋生,轮廓球形,花冠淡紫色。花期7-9月,果期10月。  【产地】:产南北各地,生于水旁潮湿地,海拔可高达3500m。  最早期於欧洲地中海地区及西亚洲一带盛产。现时主要

3、产地为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巴尔干半岛等,而中国大部分地方如云南、江苏、浙江、江西等都有出产。  于我国: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中国是薄荷油、薄荷脑的主要输出国之一。  于世界: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少数见于南半球。  世界薄荷属植物约有30种;薄荷包含了25个种,除了少数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目前的主产地是美国(如美国薄荷、劲清薄荷),最好的薄荷产自英国(如苏格兰薄荷)。茎长约90厘米,毛茸茸的叶片呈锯齿状,花顶生,开紫色、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穗。中国现有12种,

4、野生的有辣椒荷、欧薄荷、留兰香圆叶薄荷及唇萼薄荷等。  【胡椒薄荷】:花穗呈紫色,株高为30-90厘米。叶缘叶边锯齿深而锐,薄荷气味明显。  【苹果薄荷】:全秼均披覆绒毛,叶子为圆形,有苹果的香味,故名,株高为60-90厘米。  【绿薄荷】:花穗呈白色,清淡的香味,叶脉明显,株高为60-100厘米。  【普列薄荷】:花穗呈粉红色,对寒冷较为敏感,株高为10-40厘米。  【鳯梨薄荷】:叶面有粉绿色的斑点,因为外形漂亮美观常用来当作观赏用,株高为10-50厘米。  【柠檬香水薄荷】:又名香蜂草,株高50

5、-80厘米左右,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非常耐寒易栽种,花叶用于泡茶,具有放松心情帮助睡眠和促进消化的功用。  【葡萄柚薄荷】:叶片大,有白绒毛。气味较巧克力薄荷淡,带清香味。  文化寓义  薄荷品种超逾500个,当中最为人所知的有黑胡椒薄荷和绿薄荷,其余的还有苹果薄荷、橘子薄荷、香水薄荷等,大多是以它独有的香气而命名。  薄荷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植物,人生难免有许多错过的人或者事物,能再次相遇、相亲和相爱的机会几乎没有,但越是没有就越是想念,薄荷虽然是一种平淡的花,但它的味道沁人心脾,清爽从每一个毛孔渗进肌

6、肤,身体里每一个细胞都通透了,那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会让那些曾经失去过的人得到一丝安慰,所以薄荷的花语是“愿与你再次相逢”和“再爱我一次”。此外,它还有一种花语是"美德",代表了人的种种美好德行……  薄荷为芳香植物的代表,品种很多,每种都有清凉的香味。花色有白、粉、淡紫等,低调而不张扬,组成唇形科特有的花茎。  【花语】:有德之人  【赠花礼仪】:把几种薄荷花苗分别种在几个陶瓷花盆中,放入木箱赠人。如果能在每盆花旁边插一个标签注明薄荷的品种,效果会更好。  薄荷叶为唇形科植物薄荷干燥全草,薄荷叶有疏

7、散风热,利咽透疹,疏肝行气,清利头目的功效,薄荷叶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的作用,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薄荷叶。  药名:薄荷叶  别名:苏薄荷、野薄荷、夜息香、南薄荷、水薄荷、鱼香菜、狗肉香、水益母、水薄荷、鱼香草、人丹草、蕃荷菜、接骨草、土薄荷、人丹草、野仁丹草、苏薄荷、蕃荷菜、五香等。性味:辛,凉。  归经:入肺经、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

8、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2钱;或入丸、散。  外用:捣汁或煎汁涂。  来源:薄荷叶为唇形科植物薄荷干燥全草。  外用药主要有:清凉油、风油精、痱子水、止痒凝露、止痒水、痱子粉、红花油、白花油、炉甘石搽剂、无极膏、皮炎平膏、伤湿止痛膏、鼻嗅通嗅剂等;  内服药主要有:人丹、止咳糖浆、解痉镇痛酊、胃痛宁口服液、十滴水、霍香正气水、保喉片、润喉片等;  禁忌: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  中医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