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

ID:19104031

大小:19.9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8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_第1页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_第2页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_第3页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_第4页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_第5页
资源描述: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摘要:传统制造业外包和现代服务业外包对技术分布和技术转移的影响不同,而发展以信息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应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选择之一。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是:以信息化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以外包化实现创新“融合”和合作共赢,以园区化引领服务业集群和产业升级,以一体化推动产业整合和自主创新。就制度安排而言,关键是要处理好发挥比较优势和创造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如何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道路和恰当的制度安排,以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

2、成长的步伐,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苏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位居前列,但制造业比例偏高、自主创新程度不足、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等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产业内分工的视角,分析技术创新演进的内在逻辑,提出江苏省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并就相关制度安排提出建议。    一、产品内分工与技术转移    (一)产品内分工的特征。产品内分工理论将分工研究的对象由产品拓展到工序,认为“从原料到最终用户”的供应过程或供应链包含产品设计、品牌创造、制造、营

3、销、支持服务等活动或环节,不同工序或环节可交由不同的厂商在不同的区位完成。在产品内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供应链主要根据环节控制力的大小来分配创造的价值,这一分配格局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与技术和产品成熟度有关,但与供应链内部环节的位置没有必然联系。一般来讲,进入壁垒最大的环节也是利润分配最丰厚的环节。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高新产业,如信息产业,关键部件制造商的控制力比最终产品品牌商的控制力强,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很重要。对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如服装制造业,新技术和新工艺广泛普及,加工制造环节控制力很低

4、,品牌商的控制力占主导地位,零售商的控制力也较强。其它产业供应链中控制力的分配较复杂,可能介于上述两类产业之间,如汽车制造业,品牌商、设计、关键部件制造商、最终组装环节都享有较强的控制力。  (二)制造业外包的角色定位与固化。上世纪60年代后全球范围内形成技术密集程度差异明显的分工结构:第一层次,拥有核心技术的美国制造商。第二层次,拥有关键技术的日本、欧盟制造商。第三层次,拥有工艺技术的韩国、我国台湾等制造商。第四层次,拥有熟练劳动力的制造商。产品内分工起源于要素禀赋结构和价格比例关系的不一致,反过来又通过规模经济强化

5、既有的要素优势,从而有可能固化原有的分工格局。那些控制力较差的制造商一方面需要依赖关键部件生产商、品牌商或供应链协调商才能继续生存,另一方面他们进入其他工序所面临的门槛越来越高、壁垒越来越多,有陷入所谓“比较优势陷阱”的危险或倾向。制造业外包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世界范围内加工贸易的发展,为我国融入世界分工体系提供历史性机遇,客观上也推动我国制造业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升级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甚至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试图改变分工格局,特别是要从“制造”上升到“创造”,不是依靠简单的政策就能

6、实现。  (三)服务业外包的角色转换。在传统的制造业外包模式中,发包和承包关系受市场契约关系约束,具有较强的替代性。服务业外包的兴起改变了企业间相互关系的模式。当一个企业将物流、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动漫技术、质量服务、工程研发、信息安全等IT密集的商务流程发包给外部厂商完成时,外部厂商就自动拥有和管理这些流程。显而易见,即使这些活动不是发包方生产经营的核心活动,也是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任何来自承包方的扰动都可能影响发包厂商的运营绩效。在信息产业进入网络和互联网时代后,世界服务业外包市场已改变了美、日等发

7、达国家一统天下的格局,以印度为代表,软件业和服务业外包快速发展,甚至形成全球知名的品牌,为发展中国家找寻国际分工的角色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以信息化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以信息化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传统产业发展理论认为,后工业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息化和其他的高端服务业则是后工业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此相对应,产业发展模式遵循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道路逐步演进。目前,江苏省仍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

8、段,但全面进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发展阶段的条件仍不成熟。苏南和沿江地区制造业高度发展,已进入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信息化和高端服务业的需求非常旺盛。近年来,在“工业第一方略”政策引导下,江苏省制造业发展表现出“单兵突进”的倾向。因此,如何通过信息化促进服务业发展,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质量和水平,已成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