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技术管理规范

血液透析技术管理规范

ID:19109602

大小:27.6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28

血液透析技术管理规范_第1页
血液透析技术管理规范_第2页
血液透析技术管理规范_第3页
血液透析技术管理规范_第4页
血液透析技术管理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技术管理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血液透析技术管理规范  篇一:血液透析滤过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滤过操作规范  (一)物品准备  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透析滤过管路、安全导管(补液装置)、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一次性冲洗管、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二)开机自检  1.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  2.打开机器电源总开关。  3.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三)血液透析滤过器和管路的安装  1.检查血液透析滤过器及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  2.查看有效日期、型号。  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4.安装管路顺序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

2、次安装。  5.置换液连接管安装按照置换液流向顺序安装。  (四)密闭式预冲  1.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管路和血液透析滤过器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2.将泵速调至200~300ml/min,连接透析液接头与血液透析滤过器旁路,排净透析器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3.机器在线预冲通过置换液连接管,使用机器在线产生的置换液,按照体外循环血流方向密闭冲洗。  4.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血液透析滤过器说明书中的要求;若需要进行闭式循环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应在生理盐水预冲量

3、达到后再进行。  5.推荐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并且废液收集袋放于机器液体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不建议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开放式废液桶中。  6.冲洗完毕后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五)建立体外循环(上机)  1.血管通路准备  (1)动静脉内瘘穿刺  1)检查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  2)选择穿刺点后,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  3)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血流量要求等选择穿刺针。  4)采用阶梯式、纽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脉,再穿刺动脉,动脉端穿刺点距动静脉内瘘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

4、点的距离10cm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2)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连接  1)准备碘伏消毒棉签和医用垃圾袋。  2)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  3)患者头偏向对侧,将无菌治疗巾垫于静脉导管下。  4)取下静脉导管内层敷料,将导管放于无菌治疗巾上。  5)分别消毒导管和导管夹子,放于无菌治疗巾内。  6)先检查导管夹子处于夹闭状态,再取下导管肝素帽。  7)分别消毒导管接头。  8)用注射器回抽导管内封管肝素,推注在纱布上检查是否有凝血块,回抽量为动、静脉管各2ml左右。如

5、果导管回抽血流不畅时,认真查找原因,严禁使用注射器用力推注导管腔。  9)根据医嘱从导管静脉端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时,应根据医嘱在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连接体外循环。  10)医疗污物放于医疗垃圾桶中。  2.血液透析滤过中的监测  (1)体外循环建立后,立即测量血压、脉搏,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详细记录在血液滤过记录单上。  (2)自我查对  1)按照体外循环管路走向的顺序,依次查对体外循环管路系统各连接处和管路开口处,未使用的管路开口应处于加帽密封和夹闭管夹的双保险状态。  2)根据医嘱查对机器治疗参数  (3)双人查对:自我

6、查对后,与另一名护士同时再次查对上述内容,并在治疗记录单上签字。  (4)血液滤过治疗过程中,每1h仔细询问患者自我感觉,测量血压、脉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穿刺针有无脱出移位,并准确记录。  (5)如果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出现明显变化,应随时监测,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  (六)回血(下机)  1.基本方法  (1)消毒用于回血的生理盐水瓶塞和瓶口。  (2)插入无菌大针头,放置在机器顶部。  (3)调整血液流量至50~100ml/min。  (4)关闭血泵。夹闭动脉穿刺针夹子,拔出动脉针,按压穿刺部位。  (5)拧下穿刺针,将动脉管路与生理盐

7、水上的无菌大针头连接。  (6)打开血泵,用生理盐水全程回血。回血过程中,可使用双手揉搓血液滤过器,但不得用手挤压静脉端管路;当生理盐水回输至静脉壶、安全夹自动关闭后,停止继续回血;不宜将管路从安全夹中强制取出,将管路液体完全回输至患者体内(否则易发生凝血块入血或空气栓塞)。  (7)夹闭静脉管路夹子和静脉穿刺针处夹子,拔出静脉针,压迫穿刺部位2~3min左右。用弹力绷带或胶布加压包扎动、静脉穿刺部位10~20min后,检查动、静脉穿刺针部位无出血或渗血后松开包扎带。  (8)整理用物。测量生命体征,记录治疗单,签名。  (9)治疗结束嘱患者平卧10

8、~20min,生命体征平稳,穿刺部位无出血,听诊内瘘杂音良好。  (10)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送患者离开血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