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探微

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探微

ID:19112150

大小:21.7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28

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探微_第1页
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探微_第2页
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探微_第3页
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探微_第4页
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探微摘 要:基于教师发展阶段理论,提出教师教育制度创新宏观策略,并论述这些策略实践转化机制问题。教师教育既不是教师成长的开始,也不是教师成长的结束,因此要精选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对教师教育制度进行全面创新,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发展;教师成长;教育制度创新本文从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方面论述教师发展体制创新问题。一、教师职前教育制度创新针对我国目前教师职前教育现状,教师职前教育制度创新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由师范院校培养教师到综合大学培养教师:教师培养场所拓展目前我国

2、中小学任课教师大部分来自师范院校,而研究表明,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与综合大学毕业的教师相比,其专业水平上并无优势,甚至处于较低水平。这就使得师范院校的办学水平受到质疑。师范教育要摆脱专业水平低这一困境,师范院校在加强学生教育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因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进行知识传承,如果不精通所教授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前沿信息,教育科学的种种理论知识就难以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作用。一流的教师需要通过高水平的大学培养,这就要求人们改变培养教师仅仅是师范院校任务的传统观念,充分利用综合大学的资源和优势

3、,扩大教师培养的场所,使教师不仅仅是“师范生”,同时也是一流大学的毕业生。这样不仅可以扩大教师来源,也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我国目前的许多综合院校已经设立了教育科学学院这样的教育研究机构,但这些学院往往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而没有发挥好培养教师的职能。这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综合大学不能在教育领域袖手旁观,但具体操作还需要理论研究及国家政策上的肯定。通过职业因子分析遴选生源:招生制度急需变革对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理论界多有论述。但很少从教师的源头──学生这一角度思考教师素质问题。教师作为一种专业人才,在生源上就应该要求

4、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最基本因素。国外的能倾理论研究为教师职业因子分析和职业筛选提供了有效依据。能倾研究取向认为,能倾归根结底是指适于从事某种职务的潜能──现实或潜在地拥有有效履行某种职务的能力和特性。根据国外的研究,能倾可以分为四个不同层次:并无履行该职务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技能、性格性能倾;社会适应性能倾,即个体是否拥有人人都能接受作教师的社会标准;生活信念和使命感。这种研究取向是一个更加客观现实的框架,如果将各部分细化可以作为指导我们选拔教师的标准。根据能倾理论,对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应进行能倾测试,使之具

5、备履行教师职务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对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改变传统以分数为惟一依据的招生办法,对每个学生进入教师领域前进行多方面检测,这对于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意义重大,并且,这种遴选也有利于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变学年学分制为学分制:扩大非师范专业学生选择教师职业的机会目前,在我国师范院校中,与师范专业同时并存的还有大量非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开设的本意是增加生源,扩大就业途径,提高师范院校的竞争力。但由于专业之间没有互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即使想当教师,由于没有学习相应的教育课程,也难以与师范生竞争。这在师

6、范院校内部造成了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鸿沟。为扩大非师范专业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机会,学校应该为之提供教育课程。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学分制实现。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实行学年学分制,在课程设置上规定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内容,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四年内学完教学计划中所有内容,且成绩合格准予毕业。学生对于自己所学课程具有很少的选择权,不仅院系、年级之间不能互选课程,在本学年本专业内部,也只有少量的选修课可自主选择,并且,选修课的开课质量较低。在学制上学生也无权向学校申请延长或提前毕业,只能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制

7、年限学习。这种制度不仅限制了非师范专业学生进入教育领域,实际上也极大抑制了所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这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宗旨大相径庭。所以,要变学年学分制为学分制,扩大非师范专业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机会。由单科教师向多科综合型教师转变:适应课程改革需要当今社会要求人才要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极为强调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目标综合课程、研究性课程等进入中小学课堂并成为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范学校面对新基础教育

8、课程改革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师范院校设置的院系是以学科为分水岭,不同院系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以至出现这样的情境,我们要求学校开设综合课程时,却找不出一个能教综合课程的教师。师范院校应把培养目标定位于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教师。为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师范院校要打破原有的院系设置体系,去除专业划分过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