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子圣和王子禄父

录子圣和王子禄父

ID:19127945

大小:1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6

录子圣和王子禄父_第1页
录子圣和王子禄父_第2页
录子圣和王子禄父_第3页
录子圣和王子禄父_第4页
录子圣和王子禄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录子圣和王子禄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录子圣”与“王子禄父”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路懿菡清华简《系年》第三章简文所见的“子耿(圣)”同大保簋铭文中的“录子(圣)”相印证,结合简文内容可知大保簋铭文所载的周人征伐“录子叛乱”之事正是传世文献中的“禄父之乱”、“武庚之乱”,而“录子(圣)”应即为王子禄父,或曰武庚、武庚禄父。本文通过考察“录子(圣)”的称名方式,试图进一步揭示“录子(圣)”同王子禄父、武庚在称名上的关联,从而证实“录子(圣)”应为传世文献所失载的王子禄父(武庚)的生称。“录子”最早见于清朝末年出土于山东寿张县的“梁山七器”之一的大保簋。铭文作:“王伐录子,氒(厥)反。王降征令于大(太)保。大(太)保克敬亡遣。

2、王永太保,易休余土。用兹彝对令。”学者多将该器定为成王时器,铭文的内容为周成王命大保讨伐录子的叛乱,大保恪守其职完成王命,成王赐以余地,大保作器以称颂王命。大保,为召公奭。“”从耳从口,《甲骨文编》:“从耳从口,《说文》所无,魏石经古文以为听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9年版,第466页。郭沫若认为:“古听、声、圣乃一字,其字即作。从口耳会意,言口有所言,耳得之而为声。其得声之动作则为听。圣、声、听均后起之字也。”郭沫若:《卜辞通纂》,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7页。因此“录子”也作“录子圣”。《系年》第三章简文:“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

3、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子耿。”李学勤先生指出:“‘’可通读为‘圣’,古音书母耕部,‘耿’则是见部耕部字,可相通转。”李学勤:《清华简<系年>及有关古史问题》,《文物》2011年第3期。因此简文中的“子耿”亦作“录子圣”,大保簋铭所记的成王征伐录子圣之事正是简文所载的录子圣叛乱,亦是见于传世文献的“禄父之乱”、“武庚之乱”。对于“录子圣”的身份一直存有多种意见。陈梦家推测“录”6在南土,与楚为近。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7页。杨宽则推测“录”在今安徽六安,认为“西周王朝在淮水流域原已征服录国,因这一地带少数部族的部落众多,而少数部族原来的贵族有着传

4、统的号召力,故周采用羁縻策略,仍让其中比较服从的领袖为君长,给以‘子’爵······这时由于录子圣反叛乃再度用兵加以征服。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2页。台湾学者杜正胜认为:“大保即召公君奭,估计其年代,录子圣之叛可能在成王晚年。世传有王子圣匜(《缀遗》14.39)、天子圣觚(《三代》14.31.3)和多亚圣彝(《三代》6.49.1),足证录子圣是殷王子孙。录子圣叛,周天子派遣召公征伐,未及周公,当与武庚无关,录和武庚不是同一人,多亚圣彝云‘用作大子丁彝,天子圣觚亦曰:‘天子圣作父丁彝。’则录子圣与武庚也不是亲兄弟。不过,录子圣因属于殷王族,故自称‘王子

5、’,表示他的出身,而称天子可能是反叛时的僭号,后人犹尊美曰:‘釐王’(录伯冬簋),是有其家族背景的。”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529-530页。杜氏虽主张文献中的“武庚”与“禄父”是为两人,但仍肯定了录子圣殷王子孙的身份,应是殷王室后裔。日本学者白川静较早指出“录子圣”即是文献中所见的“王子禄父”,他认为:“本器上的录子圣,很可能也是天子圣觚上所称的天子圣。天子圣觚铭曰:‘天子圣作父丁彝’,按纣之庙号为辛,圣虽不是纣的直系之亲,然可能为殷室王子中的一人。他之所以称天子圣,想是有意要与宣称新受天命的周室对抗的缘故吧!”白川静著,温天河

6、、蔡哲茂译:《金文的世界:殷周社会史》,台北联经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系年》简文的出现虽然证实了白氏的推断,但白氏所提供的论据却值得进一步商榷。“天子”之称并不见于商代甲骨卜辞和金文,陈梦家认为;“西周初期稍晚,才有了‘天令’即天命’,‘王’与‘天子’并称”。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581页。而且白氏对于天子圣觚铭文的释读也是不准确的,该器首字铭文不当释作“天”,因为考之商周金文,“天”字多作“”(天父乙觯)、“”(天亡簋)、“”(何尊)、“”(大盂鼎)等,因此天子圣觚首字“”并非“天”字。从“录子圣”的称名方式上看,其同传世文献中所见的殷

7、商王室贵族如微子、箕子等的称名方式是一致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载:“微子开(启)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集解》孔安国曰:“微,畿内国名。子,爵也。”朱凤瀚先生认为:“6此所谓畿内之国,实即商王畿地区内微子家族属地,微是族名,亦是地名,为商人习俗。‘子’在这里是指族长而非爵称。”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版)》,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录子、箕子应与此类似,“录”、“箕”也应既是族名又是地名,各自代表其在商王畿区内的家族属地。而微子本人,作为商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