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南川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ID:19144241

大小:19.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8

南川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南川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南川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南川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南川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川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掌握我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最近,南川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市、区人大代表,深入到兴隆、大观、河图、铁村、水江、太平场等11个乡镇和特珍食品、三不加食品、森源食品、乾丰茶业等1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召开了农委、财政局、经信委、农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涉农金融部门及部分龙头企业业主参加的座谈会,并赴石柱自治县学习考察了该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好经验。一、主要成绩(一)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南川区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扶持特色农产品的实施方案

2、》、《关于扶持农业主导产业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南部和鸣玉片区乡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10年—2012年财政共投入农业产业化方面资金1.0672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投入1975万元,先后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区域发展规划区和重庆市生态农业示范区。(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取得长足进步,农产品加工能力有所提升全区龙头企业达到84家,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

3、28.16亿元,税金2314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带动近12万户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其中加工型龙头企业达到26家,投资规模达7.424亿元,2012年销售收入实现8.27亿元,缴纳税金2268万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794人。笋竹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茶叶、中药材、南川米等初具加工规模。(三)农村合作经济不断壮大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71家,成为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推进了农村土地的加速流转,笋竹、中药材、畜禽、茶叶等骨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龙头企业原材料自给能力有较大提高。(四)品牌培育走出

4、了坚实的一步全区有18家龙头企业获市级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有77家企业通过相关的质量体系认证,有55家龙头企业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区政府于今年二月出台了《金佛山·大观生态园商标使用管理规则》为整体打造统一品牌商标迈出了第一步。(五)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在全市率先成立了8个区级产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协会,建立了龙头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以农超对接为主体的营销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二、我区龙头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发展慢全区现有龙头企业77家(不含2013年新命名的7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6家(

5、其中一家已倒闭),2013年平均销售收入只有2000多万元(水分还比较重),销售几百万元的龙头企业比比皆是,规模以上企业只有4家,还没有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我区龙头企业不光规模小,发展速度也很缓慢,许多龙头企业自投产以来,生产规模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不少企业就是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南川区在重庆算是农业大区,又是国家级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一直在重庆占有重要位置,但在农产品加工上却是短腿,这么多年来还没有培育出一家销售收入上亿的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全区生猪年出栏100万头,家禽近2000万只,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据统

6、计:全区加工型龙头企业只有26家,2012年销售总收入只有8.267亿元,大部分企业为几百万元,绝大部分农产品是以原料或初级加工品形式出售,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附加值很低。(二)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不强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

7、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导致带动能力弱。目前,我区大部分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户仅局限在本村或本乡镇范围的几十户或上百户,可以说龙头企业带动的是蛇身蛇尾,而且这些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大部分还是市场的买卖关系,没有形成互利互惠的关系。全区26家加工型龙头企业,大部分是农产

8、品初加工,不能算是真正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担负起带动农民种养、建设优质高效基地的担子。事实上,大多数龙头企业根本不愿意或无法承担这个担子。在调研中,有的企业老总说:他们有时宁愿到外地直接购买原料,也不愿意在本地发展种养基地,就其原因还是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