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合唱音乐创作的发展概况

浅析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合唱音乐创作的发展概况

ID:19145803

大小:18.5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9

浅析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合唱音乐创作的发展概况_第1页
浅析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合唱音乐创作的发展概况_第2页
浅析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合唱音乐创作的发展概况_第3页
浅析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合唱音乐创作的发展概况_第4页
浅析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合唱音乐创作的发展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合唱音乐创作的发展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合唱音乐创作的发展概况0世纪前半叶新音乐以其迅猛之势发展成为近代中国音乐的一大潮流。  一、最早的合唱作品  最早的合唱作品可以上溯到李叔同的三声部合唱《春游》。  二、我国新型音乐创作的发展随着五四新文化的推动下也已正式开始起步  1929年萧友梅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部大型合唱曲,它赋有开创性和探索性。此作品的结构是我国传统“大曲”的多段连缀结构,与西方的大型声乐套曲风格完全不同,是一种新风格合唱曲。全曲共分十段,基本上概括大型声乐套曲在演唱风格上的多样性。在和声的运用上该作品按照欧洲大小调功能体系的规范,并运用了大型作品所必须的转调和调性布局

2、。比如,在作品的第一和二段上主要建立在主调降A大调上,而到了第三段和第四段四段则建立在F大调上,第五段建立在降B大调上,第六段建立在降E大调上,到了第七段又重新回到原调即降A大调,第八段建立在F大调上,第九、十段“尾声”回到降A大调。由于整个十段乐曲均匀用的是大调性的和声,伴奏织体的变化也不大,总的感觉比较平稳、单调,这说明萧友梅对大型作品的创作还缺乏足够的经验。  三、赵元任作品  1927年赵元任的单章性合唱《海韵》体现的是“五四青年”的乐观向上和迫切要求冲破封建牢笼的坚强决心。这是一部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清唱剧式的大型作品。这部大型作品不仅成功地运用了各种不同类

3、型的合唱手法,使作品的音乐发展层层紧扣、走向高潮,还巧妙地运用不同合唱的音色变化和和声的变化给予作品情感的发展以生动的渲染。该作品分为五个段落,也可视为分节歌,其中包含三个音乐形象,合唱队——诗翁,女高音——女郎,钢伴——大海或女郎的舞蹈。该曲的基本结构是合唱——女高——合唱——钢琴——,调性布局为第一段是dFdF,第二段是dFdF,第三段仍是dFdF,第四段是dFd,最后一段是DdDd。由于他在从事语言学研究时曾到中国各地去调查方言,接触过不少民间音乐。因此,在其音乐创作中对和声的民族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作者在创作中形象鲜明,风格新颖,带有强烈的反

4、封建的民主爱国精神,去掉优美流畅,赋予浪漫的气息,并十分注意歌词声调,语言音韵的特点,吸收民间音乐语言,使作品很口语化,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在作曲技术方面注重和声色彩的变化,常运用“调性表情”来布局歌曲结构,并注重钢琴伴奏织体的及其文化。歌曲的结构以通谱歌曲的方法解决多段歌词与基本主题间的逻辑联盟关系,音乐语言民族化探索。  四、黄自作品  清唱剧《长恨歌》是黄自创作的唯一的大型声乐套曲,由韦瀚章根据清初洪升的传奇《长生殿》的构想重新作词。作品内容主要反映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李隆基只爱美人不爱江山而引起的一场民族灾难。有人认为当时黄自与韦瀚

5、章创作这部作品也带有借古喻今、讽刺时政的目的,也有人认为黄自创作此曲的直接目的仅是应当时担负“音专”唱课的应尚能要求,提供一些中国的大型合唱曲。此曲共分十个乐章,第一乐章“仙乐风飘处处闻”是混声三部合唱;第二乐章“七月七日长生殿”是女生三部合唱和男女对唱;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起来”是男生四部合唱;第五乐章“六军不发无奈何”同上;第六乐章“宛转蛾眉马前死”是女声独唱;第八乐章“山在虚无飘渺间”是女生三部合唱;第十乐章“此恨绵绵无绝期”是男声独唱,混声合唱。  但黄自生前只完成了其中的七个乐章。就在这七个乐章中,有一条基本线索贯穿始终,既从爱情幸福一步步走向生离死别的悲剧

6、的基本线索。有不同场面的情景描绘的音乐,又有塑造剧中主要人物形象和书抒发他们内心情感的音乐,每一个乐章的音乐主题都有自己独特、生动的形象;在各个乐章的音乐设计上都具有合理的逻辑布局,它符合整部作品各个乐章之间音乐的情感和色彩的对比鲜明,并充分、有效地运用了不同特色的包括混声四部合唱,男生四部合唱、女生合唱、领唱与合唱伴唱等合唱配置。而且作曲者也恰当的运用了富裕戏剧性的、接近歌剧咏叹调的写法抒发了剧中人物形象和内心情感的音乐。由此可见,黄自创造性运用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复调技法,使乐章的音乐具有清新、古朴、深邃的风格。并在创作中较好的借鉴了欧洲近代歌剧和清唱剧的经验。 

7、 总的来讲,黄自的创作体现了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曲调流畅、优美,歌词与曲调的高度结合,以及声乐与伴奏的高度结合,创作构思细致、集中,和乐曲结构简洁、严谨的特色;同时在一部分作品里对音乐的民族风格做了种种创造性的探索。他的作品音乐风格,大多偏重于严谨、精致、典雅,而较少强烈的激情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另外,《抗敌歌》与《旗正飘飘》这两部合唱曲的音乐均匀充满动人心弦的力量和雄伟慷慨的气势,鲜明的体现了当时群众的发自内心的爱国热情。这两部合唱曲均有严密而富于层次的结构布局,并对合唱的配置做了较好的对位化处理,取得了很好的合唱效果。黄自的这些作品不仅在我国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