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心得体会

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心得体会

ID:19147523

大小:29.2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9-29

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心得体会_第1页
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心得体会_第2页
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心得体会_第3页
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心得体会_第4页
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心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心得体会  全球能源互联网由跨洲、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输电网、配电网)构成,连接“一极一道”(北极、赤道)等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电源,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具有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特征。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心得体会  习近平主席在联大发展峰会上,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是习主席站在世界高度,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世界能源发展新趋势,

2、提出的中国倡议,对于服务发展大局、落实国家战略、推动能源革命、应对气候变化,都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经济新表征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此前很长一段时间,能源的生产量与消费量都被作为经济发展状况的表征,也就是能源消耗越多,表示经济态势就越好。近来,这一表征正在发生变化。  用电量一直是反映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XX年,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千瓦时,同比微弱增长了%。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4004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第三产业用电量71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2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如果依据一贯的评判标准,表面的总量数

3、据的确严峻,但是如果结合经济结构来看,在第三产业成为经济主导、高能耗行业处于持续收缩的大背景下,用电量的增速变化就可能是第三产业占比提高、工业转型升级加快、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结果。XX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也体现了节能降耗取得的新进展。  所以说,能源不再单纯以数量上的增长体现经济发展,而是反映了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的变化和未来的走向,具备了新的表征作用。  观察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已经表现出了全新的特点。  首先,发展进入新通道。  从增速来看,经历了金融危机引发的剧烈震荡和4万亿投资计划带来的刺激与收缩之后,从XX年至XX年,四年间的16个季度当中,我国GDP同比增速均处

4、在%~8%的区间内。可以说,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通道。  透过结构性变化观察,经济增长在新通道运行的过程中,产业结构正在优化。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第二产业。XX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同比提高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个百分点。二是,第二产业本身内部结构也在积极调整,高新技术行业正在加速增长,产能过剩行业持续回落。  其次,经济迈上新台阶。  与过去更加重视追求规模增长的阶段不同,中国经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有人将XX年6月份的数据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对比,中国为万亿美元,位列第一的美国GDP是中国的

5、倍,紧随在后的日本、德国、法国,GDP与中国GDP的比值分别是、和。依据世界银行XX年的标准,人均GDP4085~12616美元为中等偏上收入,目前中国的这一数据约为75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份额大幅上升。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XX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显示,中国在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从XX年的%上升至XX年的%,位居亚洲第一,以高铁、核电和卫星等为代表的中国高端科技产品深受亚洲各国的欢迎。相应地,XX年低端科技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的28%,XX年则占到41%。这些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在经济总量、人均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变化。  当下,作

6、为新兴的大国,中国已经不能再像先前那样,靠模仿和跟随获得快速发展,而是必须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产业和产品上迅速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创造出新的市场,并且辐射其他经济体,引领全球经济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能源行业一方面需要适应并且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自身也在改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了解能源发展的新趋势,就成了实施改变的前提和方向。  能源新趋势  能源在经济系统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人类能源使用方式和技能的提升以及新能源种类的出现,都与生产生活的进步相伴相生。站在当下这一时点展望,能源或将面临以下几大新趋势。  第一,在一次能源消费中,

7、非化石能源的占比将逐步加大,甚至可能最终替代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包括核能以及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其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能够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可持续供应的风险。随着技术进步和大规模生产,此前制约清洁能源发展的经济性问题也在持续改善。XX年,中国风电发电成本已降到每千瓦时~元,光伏发电成本降到~元,且仍有较大降幅空间。储能成本则可能降低到目前的1/5。所以,非化石能源在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将具备更为显著的经济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