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设计规范·制冷·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

冷库设计规范·制冷·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

ID:19155121

大小:22.1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29

冷库设计规范·制冷·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_第1页
冷库设计规范·制冷·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_第2页
冷库设计规范·制冷·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_第3页
冷库设计规范·制冷·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_第4页
冷库设计规范·制冷·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冷库设计规范·制冷·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冷库设计规范·制冷·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  篇一:以下介绍冷库制冷量中最主要部分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  以下介绍冷库制冷量中最主要部分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  第1条冷库制冷量的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应按下式计算:  Qq=Q1+PQ2+Q3十Q4+Q5  Qq一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千卡/小时):  Q1一围护结构传热量(千卡/小时);  Q2一货物热量(千卡/小时);  Q3一通风换气热量(千卡/小时);  Q4一电动机运转热量(千卡/小时);  Q5一操作热量(千卡/小时);  P一(转载于:小龙文档网:冷库设计规范·制冷·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负荷系数(

2、千卡/小时)。  第2条冷库冷却间和冻结间的负荷系数P应取,其它冷间取1。  第3条冷库制冷量的冷间机械负荷应分别根据不同蒸发温度按下式计算:  Qj=(n1∑Q1+N2∑Q2+N3∑Q3+N4∑Q4+N5∑Q5)R  式中Qj一机械负荷(千卡/小时);  n1一冷库的围护结构传热量的季节修正系数;  n2一货物热量的机械负荷折减系数;  n3一同期换气系数,一般取0.5-1.0(“同时最大换气量与全库每日总换气量的比数”大时取大值);  n4一冷库冷间用的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  n5一冷库的冷间同期操作系数;  R一冷库的制冷装置和管道等冷损耗补偿系数,一般直接冷却系统取,间接冷却

3、系统取。  第4条冷库制冷量中围护结构传热量的季节修正系数(n1),一般应根据生产旺季出现的月份,按附录三规定采用。当全年生产无明显淡旺季区别时,应取1。  第5条冷库制冷量中货物热量的机械负荷折减系数(n2)应根据冷间的性质确定,冷加工间和其它冷间应取1;冷却物冷藏间宜取0.3-0.6;冻结物冷藏间宜取0.5-0.8。  第6条冷库冷间用的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n4)和冷间的同期操作系数(n5),应按表1规定采用。  篇二:制冷设备负荷计算  第五章制冷  第一节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  第5.1.1条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应按下式计算:  Qq=Q1+PQ2+Q3十Q4+Q5(5.

4、1.1)  Qq一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千卡/小时):  Q1一围护结构传热量(千卡/小时);  Q2一货物热量(千卡/小时);  Q3一通风换气热量(千卡/小时);  Q4一电动机运转热量(千卡/小时);  Q5一操作热量(千卡/小时);  P一负荷系数(千卡/小时)。  第5.1.2条冷却间和冻结间的负荷系数P应取1.3,其它冷间取1。  第5.1.3条冷间机械负荷应分别根据不同蒸发温度按下式计算:Qj=(n1∑Q1+N2∑Q2+N3∑Q3+N4∑Q4+N5∑Q5)R(5.1.3)式中Qj一机械负荷(千卡/小时);  n1一围护结构传热量的季节修正系数;  n2一货物热量的机械负荷折

5、减系数;  n3一同期换气系数,一般取0.5-1.0(“同时最大换气量与全库每日总换气量的比数”大时取大值);  n4一冷间用的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  n5一冷间同期操作系数;  R一制冷装置和管道等冷损耗补偿系数,一般直接冷却系统取l.07,间接冷却系统取1.12。  第5.1.4条围护结构传热量的季节修正系数(n1),一般应根据生产旺季出现的月份,按附录三规定采用。当全年生产无明显淡旺季区别时,应取1。  第5.1.5条货物热量的机械负荷折减系数(n2)应根据冷间的性质确定,冷加工间和其它冷间应取1;冷却物冷藏间宜取0.3-0.6(按表2.0.3冷藏间的公称容积为大值时取小值);

6、冻结物冷藏间宜取0.5-0.8(按表2.0.3冷藏间的公称容积为大值时取大值)。第5.1.6条冷间用的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n4)和冷间的同期操作系数(n5),应按表5.1.6规定采用。  冷间用的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n4  和冷间的同期操作系数n5表5.1.6  注:  1.本表中“冷间用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n4),冷却间、冻结间中的冷风机,其值取1;其它冷间则按本表取值。  2.“冷间总间数”应按同一蒸发温度且用途相同的冷间间数计算。第5.1.7条围护结构传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Q1=k.F.a(tw-tn)(5.1.7)  式中k一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千卡/平方米.小时.℃);F

7、一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平方米);  a一围护结构两侧温差修正系数,可按附录二附表2.1采用;  tw一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  tn一围护结构内侧的计算温度(℃)。  第5.1.8条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F)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屋面、地面和外墙的长、宽度应按图5.l.8-l中I1、l2、l3、l4计算;  二、楼板和内墙长、宽度应按图5.1.8-1中l5、16、17、l8计算;  三、外墙的高度:地下室应按图5.1.8-2中h1、h2计算;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