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诗 南朝 虞羲 五言诗

橘诗 南朝 虞羲 五言诗

ID:19157438

大小:2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6

橘诗   南朝 虞羲 五言诗_第1页
橘诗   南朝 虞羲 五言诗_第2页
橘诗   南朝 虞羲 五言诗_第3页
橘诗   南朝 虞羲 五言诗_第4页
橘诗   南朝 虞羲 五言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橘诗 南朝 虞羲 五言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橘诗南朝虞羲(五言诗)  冲飙发陇首,朔雪度炎洲。  摧折江南桂,离披漠北楸。  独有凌霜橘,荣丽在中州。  从来自有节,岁暮将何忧![1]作品鉴赏  这是一篇橘颂。颂橘却不直接从橘说起,而是从严酷的生存环境落笔,通过映衬比较写出。  一二句写严寒的天气:狂风(冲飙)自西北的陇首(即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在今陕西陇县至甘肃平凉一带)刮起,呼啸着向东南推进;大雪铺天盖地地由北往南袭来。这两句写得极有气势:风是“冲飙”,有着突发的强力,桀骜不驯,似乎吼叫着启程;雪是“朔雪”,寒冷彻骨,原为北地所特有,而如今却在温暖的炎洲(岭表以南之地)肆虐逞威。  三

2、四句接写风雪过处的大地景象:江南的桂树被摧折,漠北的楸树变得枝叶凋零。“漠北”指中国北方极远之地。“江南”与上句的“炎洲”相应,泛指整个南方。自北而南,从高大的楸树至常绿的桂树,凡风雪所经,似乎已无一得以幸免。  但不是完全无一得以幸免。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前,诗人将橘树的形象推出:“独有凌霜橘,荣丽在中州。”在中原大地上,橘树却以其耐寒的凌霜之质迎风斗雪,依然枝繁叶茂,光艳动人。以上几句翻用屈原《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的诗意;由于“朔雪度炎洲”,“南州之炎德”不存,“桂树之冬荣”已矣,但仍有“荣”、“丽”者,这便是“在中州”的橘树。中

3、州地在江南之北,风欺雪虐之苦更甚于江南,橘树居然依旧“荣丽”,可见其凌霜的姿质如何的不同凡响了。  末两句直接抒情,进一步提摄橘树的精神,以热情的语言加以褒扬。“自有节”,指橘树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这是基于眼前的事实加以推衍作出的判断。由橘树的“从来”如此,诗人又进而论断,橘树将会经受住“岁暮”时分新的考验。末两句语气坚定,倾向鲜明,是诗人对橘树的热烈颂扬,也是他本人自信自爱情怀的真诚袒露。这与他歌颂江边竹“挺此贞坚性”(《见江边竹》诗)的精神,正是一脉相承的。  全诗的构思,基本上遵循孔子所说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的思路,

4、具体的表现则又脱去形迹,自具面目:抽象的“岁寒”不见了,诗中出现了形象可感的“冲飙”、“朔雪”,拟人化动词“发”、“度”的采用,强化了对风雪的动态表现,显示出严寒席卷大地的无比威势;“后凋”二字中隐含着的对比,在诗中则被明白地展示出来,一面是摧折离披的桂楸,一面是凌霜荣丽的橘树,两相映衬,具体地写出了对“后凋”的橘树的赞美;最后,孔子的话以议论精警取胜,富于哲理性,而《橘诗》则以描写生动见长,富于情韵,即使结尾两句画龙点睛式的议论,也不是冷竣的客观的阐发,而是伴随有诗人热烈的感情。由上可知,《橘诗》的成功,固然有可能与汲取前人思想资料的滋养有关,而其

5、根本原因,则不能不归之于诗人独特的生活体验与其艺术上的独创。[2]作者简介  虞羲  南朝齐梁间诗人。字子阳(李善《文选注》引《虞羲集序》),一说字士光(《南史·江淹任昉传》)。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少有才学,南齐时,以太学生游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历始安王侍郎、建安征虏府主簿功曹,兼记室参军。诗为谢脁所称赏。入梁,官至为晋安王侍郎。事迹附见《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后。有集十一卷,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得其诗及断句十三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