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

ID:19160828

大小:1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9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_第4页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实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和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应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即政府要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高校要强化教育内部改革;大学生也要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中国编辑。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假如不能尽快解决这一难题,就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隐患。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  据教育部统计,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待业人数约为34万,占总人数的30%。到XX

2、年,待业人数增加到93万,比XX年增加了近两倍。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XX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XX年达到559万,比XX年增加60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来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仅15%左右,而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也在30%左右。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

3、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因此,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是数量问题。那么,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形成的原因  1.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健全。渠道不畅通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又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的人事管理制度,使少缺位以待

4、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生的派遣、落户口、接收档案等问题而招不到人,这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自己的身份望而却步。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各种条件进行限制。另外,很多用人单位尽可能地接收高学历者,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也有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引进一个人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由此可见,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

5、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  2.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  高校扩招后,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不少学生高分低能,综合素质不太高。现在许多大学生思想浮躁,眼光过高,创造的价值也不能跟所要求的薪资等同,待人接物态度也不行,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的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年来,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

6、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恐怕是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位所致。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是最根本的症结。实践证明,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  3.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但结构矛盾是主要矛盾,尤其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曾明确指出,“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专业结构上,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差异,致使许多专业的就业形势冷热不均。中国以前由于

7、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使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的结合。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在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马上暴露出来。近年来,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人才供求过剩;而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在地区结构上,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