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六讲话一通报心得

学习六讲话一通报心得

ID:19163269

大小:18.7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9

学习六讲话一通报心得_第1页
学习六讲话一通报心得_第2页
学习六讲话一通报心得_第3页
学习六讲话一通报心得_第4页
学习六讲话一通报心得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习六讲话一通报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习六讲话一通报心得  “扶贫先扶志”是扶贫理论的新发展。扶志作为扶贫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学习六讲话一通报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六讲话一通报心得1】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深层次大规模脱贫攻坚,直到现在还有三千多万人口处于贫穷状态。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并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的紧迫性字眼,可见党和国家背水一战的决心。  “三农”在我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最根本的国情,也是决定中国前途、百姓安康的“命门”所在。正因如此,习近平

2、总书记提出“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具体要求,才是切中扶贫要害!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开发式扶贫、输血式扶贫、造血式扶贫、移民搬迁式扶贫、就业式扶贫、引进产业式扶贫……统统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就从事农业科研四十余年,且长期与“三农”打交道的笔者多年所看到、体会到的实际状况而言,要想让贫困区域、贫困农民尽快地、持久地、高水平地摆脱困境走向富裕,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那些必不可少的“开发式”“输血式”“造血式”等扶贫措施之外,起关键作用的恐怕还是要为他们“扶志”和“扶智”。  “扶志”,就是要把贫困农民自己主动脱贫之志气“扶”起来,把“

3、内因”激活起来,脱贫的腰杆才会硬起来,脱贫的办法才会多起来。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倘若缺乏主动脱贫之志气,再扶,有时也白搭。笔者就常见,有的农民一拿到政府发放的种子肥料等现金补助,就先去集市上打一瓶酒喝了,然后再提一瓶蹒跚回家。至于将补贴款用作“嫖赌”的,也绝非极少数。由此可见,扶贫不“扶志”是不行的。只有加强教育、引导,让农民有“我要脱贫”的迫切愿望而非国家“要我脱贫”的被动督促,才会“人穷志不穷”地发奋脱贫!  除了“扶志”,还要“扶智”。事实一再证明:农民的智力水平决定了富裕水平。“授之于渔”就在于要从职业教育、农技推广、拓展信息流通渠道入手,培养有科技素质、

4、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兴知识化农民。同时,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并提供低成本、便利化、专业化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以至“互联网+现代农业”,这样才能增强农民在生产、流通环节中的主导权、话语权,减少他们在生产中的盲目性,使之真正地适应农业现代化。  总之,从某种程度上讲,扶志、扶智比什么都重要,政府再多的物质与产业扶贫,倘若缺乏“志”与“智”,返贫几率都会很高!只有“扶志”与“扶智”,才是长远地、稳定地扶贫、脱贫的精准之道。  【学习六讲话一通报心得2】  “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1988年9

5、月,习近平在到任宁德3个月后写下的第一篇调查报告《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中,给出了有力回答。  过去我们扶贫工作做的多是“输血”,也就是下拨扶贫款、送钱送物等等,但这些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面脱贫和部分返贫的问题。“输血”式扶贫不能解决长远问题,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于那些胸无斗志的贫困户,单纯地给钱给物自然不可行,单方地灌输技术也不可行。随着各项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的落实,各级党组织和扶贫工作队要牢固树立“扶贫先扶志、致富需治心”的扶贫观,扶起贫困人口自主脱贫的“志气”,树立共同致富的“信心”。  “人穷穷一时,志短短一生。”精准扶贫,首要在扶志。打开贫困对象的心结,不但要给贫困户

6、必需的资金和技术,还要开启他们尘封的精神世界,促使他们真正警醒:人穷不能志短,要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在扶贫送温暖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引导贫困群众既心怀感激、好好珍惜,又有羞耻心、进取心,把接受扶贫作为强大的动力,以此鞭策自己,在借助外力的同时还要强化自身内力修为。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引导贫困群众正确看待贫困,摒弃“等靠要”和消极思想,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斗志。贫困群众要迎着精准扶贫的号角,主动学技术、找门路,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奔向康庄大道,回报社会。  实施精准扶贫要以“精神扶贫”为重要抓手,给贫困户精神力量,给他们自信心,才能既富口袋,

7、也富脑袋。  【学习六讲话一通报心得3】  农村扶贫工作是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利国利民、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村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但在扶贫的过程中难免也给一些人带来了依赖意识和懒惰思想,年年扶,年年贫,有的甚至越扶越贫,其收效甚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