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建区规划研究——以长株潭绿心规划为例

限建区规划研究——以长株潭绿心规划为例

ID:19175757

大小:68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20

限建区规划研究——以长株潭绿心规划为例_第1页
限建区规划研究——以长株潭绿心规划为例_第2页
限建区规划研究——以长株潭绿心规划为例_第3页
限建区规划研究——以长株潭绿心规划为例_第4页
限建区规划研究——以长株潭绿心规划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限建区规划研究——以长株潭绿心规划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限建区规划研究——以长株潭绿心规划为例作者:顾朝林马婷袁晓辉张晓明董广宇郭婧王旭 摘要:《城乡规划法》中限建区的划定已为业界共识,然而如何开展限建区规划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已开展的限建区规划多以控制发展为主要内容。但是,在增长方式转变和低碳经济的城市建设理念指导下,限建区不仅承担了生态涵养和环境保护的功能,更有条件并应该成为推广绿色产业、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地区。在回顾了我国限建区出台的背景和内涵,明确了限建区规划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后,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我国限建区规划的理论框架。  关键字:限建区规划,“

2、三生”规划框架,长株潭绿心规划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面临从“发展规划”向“保护规划”的转型。一方面,从国际思潮发展来看,自198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全球共识,引导各国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另一方面,我国30年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加速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我国城市规划方法也面临相应的转型:从扩张城市规模转向提升城市质量,从注重经济发展转向社会和谐,从单纯城市发展转向城乡协调统筹,从发展城市空间转向保护生态环境。总的说来,是从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扩张为主的发展型规划转型为重视生态

3、环境保护,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的生态保护型规划。《城乡规划法》明确城市规划需要划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四区,界定城市发展空间和发展形式,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1 限建区规划含义和国内进展  1.1 限建区定义及内涵  在我国,限建区主要是指对城市蔓延具有一定约束作用,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环境较好的城市内部或城市周边地区。 “限制建设区”是我国城乡规划法指导下城市规划的新增内容之一。“限制建设区”(下简称“限建区”)于2005年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征求意见稿》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空间划分

4、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三类。其中,“限制建设区”指“城市总体规划中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设施的协调、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安全以及其他规划目标潜在影响的评估,所划定的有限制条件的建设地区。”随后,《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提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应当……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中心城区规划应当……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提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因此,限建区的划定是具有法律依据的规划内容。一般来说,

5、我国限建区主要以绿带(如北京绿化隔离带、上海外环路绿地)、绿环或绿心(如浙江省台州市绿心、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的形态呈现。  1.2 北京从绿隔规划到限建区规划  北京市2000年编制绿化隔离带总体规划,2009年编制的《北京市限建区规划》,是国内第一个限建区规划。  1.2.1 绿隔规划  北京市于2000年和2002年先后编制了《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总体规划》和《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2000年《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总体规划》提出“片线相连、成网成块、形成环状系统”的理念,2001年的《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绿地总体规划》规划建立由公园绿地、防护绿地、产业园

6、地的绿地系统。2002年针对绿化隔离地区逐步蚕食的压力,编制《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用以维护1958年规划确定的分散集团空间布局结构,规划确定了“2个绿环、9片楔形绿色限建区和5片组团间绿色限建区”。2004年版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楔形绿地控制范围划入禁止建设区,绿化隔离地区划入限制建设区。2007年6月,北京市启动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建设计划,目的在于对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绿地进行自然化、公园化改造。然而,从规划实施的效果看,绿隔存在如下问题:①“以绿养绿”,规划和建设蚕食绿隔现象严重;②珍贵文化遗存,因保护利用不足其价值逐渐丧失。  1.2.2 

7、限建区规划  2005-2006年北京市编制完成了《北京市限建区规划(2006-2020年)》(下简称“限建区规划”),2007年编制完成并报市政府审批,获得国家2009年度优秀设计金奖。该规划将指北京市域内对规模化城镇、村庄及各类建设项目有限制条件的地区划定为“限建区”,其中包括禁止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的限制建设区。限建区规划以充分保护自然资源、尽量避让灾害风险为原则,从资源和风险两个角度出发,将现状资源环境要素分成水、绿、地、环、文5组16类56个限建要素,建立了110个数据图层,摸清了现有城乡建设相关因素的底细。“限建区规划”,按照“限建要素分布情况最大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