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别政治」观点论「爱情与空间之关联性」

从「性别政治」观点论「爱情与空间之关联性」

ID:19179143

大小:11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21

从「性别政治」观点论「爱情与空间之关联性」_第1页
从「性别政治」观点论「爱情与空间之关联性」_第2页
从「性别政治」观点论「爱情与空间之关联性」_第3页
从「性别政治」观点论「爱情与空间之关联性」_第4页
从「性别政治」观点论「爱情与空间之关联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性别政治」观点论「爱情与空间之关联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從「性/別政治」觀點論「愛情與空間之關聯性」ThePowerinErosandSpaceFromAPerspectofSexualPoliticsLilianChen*AssociateProfessor,GeneralEducationCommittee,YuDaCollegeofBusinessAbstractThepurposeofthisprojectistwofold.Oneistoidentifywhatrepresentativemeaningsof'space'haveforerosinfivespecificsectors—resthome,offic

2、e,family,campus,andunion.Theotheristoilluminatehowthepowerofsex-poloperatesinthebackgroundtodifferentkindsoflove.Thetopicsdealtinthisprojectincludethefollowing:(1)synthesisofpatternsandmodelsoferosinthefivespecificspaces;(2)manifestationofgenderpowerinerosandspace;(3)strategicanalysisoft

3、ransformationfromspatialcontainment,togendercontainment,andtoeroticcontainment.Keywords:Sex-pol,Gender,Eros,Space,Power-15-從「性/別政治」觀點論「愛情與空間之關聯性」從「性/別政治」觀點論「愛情與空間之關聯性」本文係以2008年12月3日「性別角色與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增刪修正而成。陳莉玲*育達商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委員會副教授摘要本文主要循「性/別政治」觀點審視五大特定空間內所發生之愛情類型,包括療養所、辦公室、校園、家庭、社團戀情,然後

4、依空間與愛情兩者的互動性找出「空間」對愛情所代表的意義,由於1960年之後「空間、性別、權力」三者間聯繫日益深厚,因此本文的「空間」也走向權力指涉的領域,且我將傾向採取米謝˙傅科(M.Foucault)以及「後現代抵抗式物質女性主義」的觀點,揭露空間所蘊含的性別權力,包括權力的掌控權、空間監視、隱而不彰卻不容挑戰的「空間圍堵」(spatialcontainment)等,以及這些權力的施展又如何「規制化」在這些特定空間內所發生的愛情模態。關鍵字:性/別政治,愛情,空間,權力-15-從「性/別政治」觀點論「愛情與空間之關聯性」壹、導論何謂「性/別政治」?即循政治觀點審視「性

5、/別」關涉之所有問題,尤其面對弱勢性別主張者歷來非平權諸待遇。遠溯人權史往昔:1789年法國革命爆發,革命家要求「自由、平等、博愛」,1791年國民會議創立了以「新人權」為精神的新政府,然而,隔年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Wollstonecraft)出版《為女權辯護》(AVindicationoftheRightsofWoman),批判了否定「女性受教權」與「女性理性能力」的社會並未提列「女權」為「新人權」,之後類此消極抗辯的「軟批判」著作相迭面世,像吳爾芙(Wolff)要求女性要有「自己的房間(空間)」,但都不如相距近兩世紀之遙才出現的另一本扛鼎之作-1970年凱特˙

6、米利特(KateMillett)其《性政治》(SexualPolitics)精悍地建議道:「兩性」之間的關係就像「種族」之間的關係,最好從「政治」的角度來理解,而非「為天生權利所規定」(rulebybirth-right)KateMillett,SexualPolitics,NewYork:BallantineBooks,1970,p.33。凱特˙米利特於前言自謂此書的出版催生了性與政治的雜交,同書p.86更呼籲發動一場「終結父權體制」的性革命,並且為性自由「建立寬容且一致的標準」。;米利特從此開啟女權「硬批判」的戰場,把女權問題從天生氣質差異的「兩性戰場」直接拉到主要

7、的「權力戰場」。這也同時可間接說明為何我單挑這兩位女權權威來切入「性/別政治」?因為單純從這兩個點我們更可以看到三項女權進化的演史:(1)、人權的進步並不同時意謂女權的進步(2)、人權與女權在「權利」場域上慣被分割處裡,因為人權是由「父權」掌管的(3)、女權運動者終於知道「女權利」須藉由「女權力」的掌有才有實踐的可能,故手段就是向父權「政治聲討」被邊緣化的女權;又,米利特之後,世人也逐漸明瞭被邊緣化的性別主張者並不限於女權,而是所有「無容於」異性戀父權中心主義的弱勢族群。包括同性戀、雙性戀、變裝癖、扮裝皇后、酷兒理論、女情慾自主等挑戰父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