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会消失吗-天下第一戏”现状报告

川剧会消失吗-天下第一戏”现状报告

ID:19180945

大小:20.2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9

川剧会消失吗-天下第一戏”现状报告_第1页
川剧会消失吗-天下第一戏”现状报告_第2页
川剧会消失吗-天下第一戏”现状报告_第3页
川剧会消失吗-天下第一戏”现状报告_第4页
川剧会消失吗-天下第一戏”现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剧会消失吗-天下第一戏”现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川剧会消失吗?天下第一戏”现状报告  川剧,曾独领风骚数百年,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5种声腔,与“变脸”、“喷火”、“水袖”等独树一帜的表演技法一起,使它荣登“天下第一戏”的宝座。但在抗战的战火熄灭后,它却突然走向了没落与衰亡,艺人们甚至蹬起了三轮、擦起了皮鞋、补起了铁锅……  川剧是一种流行于四川、重庆及贵州、云南地区的戏曲。它在唐代被称为“川戏”,当时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年间,川戏吸收融汇了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并加上了“变脸”、“喷火”、“水袖”等独树一帜的技艺,成为中国地方戏曲的一朵奇葩,人们甚至

2、将其称之为“天下第一戏”。  不过,现在的川剧却面临着严重危机:不仅那些神秘的技法面临失传,整个川剧行业也面临着人才断层、新剧创作乏力、名角儿稀缺等“疑难杂症”,甚至有的艺人蹬起了三轮、擦起了皮鞋、补起了铁锅……有关学者说,川剧其实只是中国地方戏曲消亡的缩影。据调查,20世纪50年代我国还存在有367个传统戏曲剧种,但到目前已经消亡了100多种,一些极具特色的小剧种已成为戏曲史料,甚至没能留下任何音像资料便消失了……    川戏的辉煌历史从“蜀技冠天下”到“因戏亡国”  川剧在唐代,曾被称为“川戏”。有资料显示,唐宪宗元和元年,四川地

3、区发生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政治事件。当时,时任蜀中方镇的刘辟是个大贪官,他在蜀中无所忌惮地乱收苛捐杂税,搞得民不聊生。于是,当地的优人便将刘辟的作为编成戏剧——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川戏《刘辟责买》,准备通过此来为民疾呼。但这一戏曲虽然已排练熟练,却一直未能得到上演的机会。  直到后来刘辟叛唐造反,优人们认为时机已到,便开始公开演出。谁知朝廷昏庸,认为此戏涉及攻击朝廷,不但派兵砸了戏班的场子,还把演员抓来鞭打一顿后充了军。这些演员的冤屈令人愤懑,为随后的反唐起义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这一事件,也从侧面反应了川戏重要的影响力。历史还记载,唐

4、时期川戏影响力在国内非常大,全国甚至出现了“蜀戏冠天下”的局面。在当时四川也出现了以干满川、白迦、叶硅、张美和张翱5人所组成的著名戏班——这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戏班,《刘辟责买》、《麦秀两岐》、《灌口神》等著名川剧曲目在此时开始流行全国……  到了五代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将川戏推向巅峰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位让后人啼笑皆非的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勗。  李存勗于公元923年统一北方,建立后唐政权,史称后唐庄宗。他酷爱川戏,而且演技上佳,对川戏技艺有颇多改良,成为川戏的两位“祖师爷”之一——旧时川戏班一直有奉祀“祖师爷”的习惯,演员

5、临上场前,都须朝挂在后台入场口的“祖师爷”画像顶礼膜拜,以祈成功。而被膜拜的“祖师爷”有两位:一位画作白面黑三绺须穿龙袍;另一位画作白面无须穿龙袍——前者正是大名鼎鼎的自誉为“梨园之首”的唐明皇李隆基;而后者,则正是这位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  李存勗的人生因戏曲而丰富多彩,但他的结局却是令人惋惜的。当上皇帝没多久,李存勗就沉浸在了川戏等各种戏曲之中,甚至还给自己取了个艺名“李天下”,常常与戏子们一起粉墨登场。  也是由于这种关系,后唐戏子们的地位空前提高,不仅可以随时出入宫廷,最后竟干预起了朝政,于是整个后唐成了戏子的舞台,大臣们反而

6、成了观众——这样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公元926年3月,后唐大将李嗣源发动叛乱,李存勗率领一帮戏子拼命抵抗,在混乱中被流箭射中面门,拔出箭来血柱冲天。没有医学常识的李存勗在此时又喝下了一碗人奶——人在失血过多的情况下接触到奶浆,更会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死亡。最后,李存勗一命呜呼,只留下一段“因戏亡国”的悲剧故事流传世间……    成于满清,兴于民国,抗战之后,它却突然消亡……  川戏在清代,进入了一个特殊的转型期,它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5种声腔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

7、人,最具地方特色,成为当时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  这一时期的川剧,声望虽不及前朝,但也遍及整个四川,在云南、贵州、湖北也拥有大量观众。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多达数百出,其中还包括了如“变脸”、“喷火”、“水袖”等众多独树一帜的表演技法,令观众感叹其妙,回味无穷。  清朝覆灭后,川剧又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阶段。1912年,康子林、杨素兰、萧开臣、李甲生等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川剧艺人,联合8个戏班的100多位演员和琴师、鼓师,组建了四川第一个川剧艺人组织“三庆会”,这是当时四川艺术水平最高的川剧剧团。在“戏圣”康子林与“泰斗”贾培之的带领下,三庆会的

8、演出几乎场场爆满,不仅民间的票友组织遍布全国,甚至还影响到了海外……  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西迁入蜀,也让川剧进入了另一个繁荣期。当时,川剧艺术家们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活动,演员与剧作家们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