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54621聂胜

200754621聂胜

ID:19184749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7

200754621聂胜_第1页
200754621聂胜_第2页
200754621聂胜_第3页
200754621聂胜_第4页
资源描述:

《200754621聂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平井井网部署技术聂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7054621)摘要:利用水平井开发油田可以增加单井产量、增加油藏打开程度和储量控制程度提高油田开发和管理水平。在油田生产实际中,水平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进行水平井以及水平井井网问题的油藏工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综合了水平井井网优选技术的理论,为今后水平井井网部署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水平井、井网目前水平井开发油藏已成为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采用水平井和分支水平井新兴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勘探开发的经济效益。井网部署,关系到科学地应用水平

2、井技术开发油藏。科学的井网部署更能发挥水平井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优势,提高水平井井网部署技术有着重要意义。一水平井部署原则与可行性1.1水平井水平延伸方向设计原则在水平井网设计时主要方向有:①井排方向;②水驱方向;③水平井延伸方向;④裂缝延伸方向。合理的井网部署是将固有的储层方向与人工可控制方向有机藕合。水平井水平延伸方向为井网中主要考虑方向,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水平井延伸方向与主渗方向垂直,横切砂体方向;②水平井延伸方向与主应力方向和裂缝方向成45°;③主渗方向与裂缝方向不一致时,以主渗方向为主;④对于压裂投产水平井,水驱方向最好

3、不与裂缝方向一致。1.2水平井井网设计原则水平井井网比直井井网复杂得多,目前有纯水平井井网、直井和水平井组合井网等多种形式。一般的纯水平井井网有排状或交错排状井网或适合于储层特征的不规则井网等。水平井与直井组合的井网有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的五点井网、排状井网或水平井注水的井网。在实际部署井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以极大控制地质储量为原则;②水驱方向与主渗方向一致;③井网设计符合储层特征,与储层的方向性有机藕合;④整体部署与局部井组区别有机结合,适合不同沉积微相和非均质特征;⑤有利于开发后期水驱方向调整和提高采收率技术实施。在以上原则的基础

4、上,结合储层特点优化井网部署形式,不同储层井网应该有区别。二水平井井网部署技术发展概况一般的纯水平井井网有排状或交错排状井网或适合于储层特征的不规则井网等。水平井与直井组合的井网有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的五点井网、排状井网或水平井注水的井网等。纯水平井井网在生产中很少见,生产中一般都是水平井与直井的组合井网。程林松[1]等对三种五点法水平井井网(Ⅰ四井底水平井-直井联合开采井网、Ⅱ水平井-水平井联合开采井网、Ⅲ两井底水平井-直井联合开采井网)进行了研究。从产能和经济角度综合评价,认为井网Ⅲ最优,但单从产能角度,井网Ⅱ最优。但是他们的研究只

5、是从理论计算得出结论,并没有载实际生产中的实例。葛家理[2]【3】等应用复位势理论及迭加原理研究了水平井五点法、七点法面积井网,计算出其产量、见水时间、波及系数并导出了流函数。在此基础上,在此基础上对水平井和直井的五点法联合面积布井和其研究的七点法面积井网进行了对比分析。他们认为当水平井和直井五点法、七点法联合面积布井时,在同样的压差下,水平井的产量要高于相应直井井网产量的2-5倍;只有当穿透比达到0.521(七点法为0.430)时,或者水平井达到一定长度,其波及系数才高于相应直井井网的波及系数;水平井与直井七点法联合布井和水平井与直井

6、的五点法面积布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刘月田[4]用解析方法对五点法水平井网的渗流规律和开发效果进行了分析。他的结论是:①随水平井长度增加,单井产能增大;但当水平井长度超过井距之半时,产能增势变小。②水平井长度增加,而积扫油系数反而减小。③注入水的突破点一般位于水平井两端点之间,并随水平井段长度增加而向水平井端点靠近;当水平井长度与井网单元宽度相等,即水平井两两相连时,突破点将移到水平井端点处。结论说明了水平井长度是在井网部署中的重要因素。赵春森[5]等利用推导的水平井产能公式,引入2个重要的无因次量(水平井无因次长度和井网形状因子)对

7、交错注采井网进行优化分析,得到在不同的井网面积条件下的水平井无因次长度与井网最优形状因子的关系式。结果表明,井网最优形状因子仅取决于水平井的无因次长度,而油层厚度和井网面积对其影响很小。随着水平井无因次长度的增加,水平井最优无因次产量增加。当无因次长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进一步增加水平井的长度,最优无因次产量增加幅度不大,考虑经济效益,水平井无因次长度(即水平井井筒长度的平方与井网面积的比值)应在0.5左右。他们的研究对象为交错面积井网,而非井网单元,更接近实际情况。其结论还给出了水平井井筒长度的一个确定方法。凌宗发[6]等采用数值模拟

8、方法研究水平井注采井网部署方案,对比了直井注水与水平井注水效果,分别研究了平行对应井网、平行交错井网并进行了对比,还对水平井在油层中位置进行了优化。他们得出:①与直井注水相比,水平井注采井网可形成线性驱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