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汛抗洪情况的汇报

关于防汛抗洪情况的汇报

ID:19188606

大小:16.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9

关于防汛抗洪情况的汇报_第1页
关于防汛抗洪情况的汇报_第2页
关于防汛抗洪情况的汇报_第3页
关于防汛抗洪情况的汇报_第4页
关于防汛抗洪情况的汇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防汛抗洪情况的汇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防汛抗洪情况的汇报  今年以来,我国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特别是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目前第二次洪峰正在向中下游推进。全国也已进入“七下八上”的洪水高发期。在全国防汛工作的关键时期和淮河抗洪的紧要关头,国务院召开全国防汛抗洪救灾电视电话会议,分析当前的汛情灾情,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十分及时和非常必要。下面,我汇报三个问题。  一、入汛以来的汛情和灾情  今年入汛以来,江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东部、湖北西部等地区和淮河流域先后发生持续性强降雨过程。除淮河外,珠江流域的西江、北江、韩江,长江流域的渠江、綦江、沮漳河、府澴水、滁河

2、等河流发生超警戒或超保证水位的洪水。总的看,汛情、灾情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6月份以来,全国降雨主要集中在淮河、嘉陵江、汉江流域和黄河上中游地区,降雨量比历史同期偏多5成到1倍。特别是6月29日以来,淮河流域除有2天间歇外,持续强降雨,流域面平均雨量290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多3~5倍,折合降雨总量785亿立方米。其中300毫米以上降雨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200毫米以上降雨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最大点雨量安徽临泉852毫米。  二是洪水涨势猛,量级大。四川嘉陵江支流渠江罗渡溪站7月3日由米起涨,7月7日出现米的洪峰水位,4

3、天内涨幅达米,超过实测历史最高水位米。淮河干流王家坝站自6月30日的米起涨,7月4日就超过米,随后又超过米,淮河干流上中游和洪汝河等支流全线超过保证水位。在蒙洼等行蓄洪区分洪运用后,干流王家坝、润河集两站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仍超过XX年,其中润河集站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米。洪水涨势之猛、量级之大为多年所罕见。  三是山洪灾害频发,损失严重。我国西南、江南、华南和西北等地山洪灾害频发,共有276人因山洪灾害死亡,占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67%,其中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山洪灾害28起,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贵州、江西、重庆、广东等地。  四是旱涝急转,防汛难度大。6月份以前,四川、重

4、庆、云南、贵州、广西等南方地区受旱面积一度达到3720万亩,上百万人饮水十分困难。进入6月份以后,西南等地旱涝急转,洪涝频发,尤其是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受强降雨影响,水库、堤防多次出现重大险情,饱受干旱之苦的旱区又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防汛难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  五是灾害频繁,洪涝损失重。截至7月16日,全国有24个省发生洪涝灾害,一些地区反复受灾。全国农作物受灾9038万亩,成灾4016万亩,受灾人口8813万人,因灾死亡411人、失踪105人,倒塌房屋万间,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其中淮河流域农作物受灾3370万亩,受灾人口2042万人,倒塌房屋万间,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5、二、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对防汛抗洪和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在淮河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亲赴淮河抗洪第一线视察灾情,慰问群众,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回良玉副总理及时对重大汛情和灾情作出指示,在洪峰到来前亲临国家防总指挥中心主持召开异地视频紧急会商会议,作出运用蒙洼蓄洪区的关键性决策,亲赴安徽、湖北等地视察汛情灾情,安排部署淮河流域防汛救灾工作。国家防总、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各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水利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防汛救灾工作的要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

6、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一是强化预报,及时会商决策。面对复杂多变的气象、雨情、水情,各级气象、水文部门密切监视天气和汛情的变化,淮河汛情出现后,加强监测力量,加密测次,及时准确地作出淮河洪水的滚动预报。针对严重的汛情和灾情,各级防汛和水利部门及时研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会商,还通过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多次与重点地区举行联合会商,分析汛情的发展变化,提出防汛抗洪的决策意见,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依法防洪,科学调控洪水。根据《防洪法》《防汛条例》和国务院批准的《淮河防御洪水方案》,国家防总和有关省防汛指挥部宣布启动应急响应,进入紧急防汛期,并紧急调度石漫滩、

7、宿鸭湖、板桥、薄山、南湾等上游水库,拦洪错峰,有效减轻中下游防守压力;及时启用入江水道、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河泄洪,降低洪泽湖水位,以利上中游洪水下泄;及时运用行蓄洪区,降低中下游河道水位。先后运用蒙洼、南润段、邱家湖、姜唐湖、上六坊堤、下六坊堤、石姚段、洛河洼、老王坡等9个行蓄洪区,累计分洪约10亿立方米。特别是在淮河防汛的紧要关头,及时启用蒙洼蓄洪区分洪,有效缓解了淮河干流的防洪压力。  三是以人为本,及时转移群众。由于汛情来得猛、洪水量级大,群众转移任务重、难度大。为确保低洼地带、水库下游受威胁地区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