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父是否属于近亲关系,回避制度

继父是否属于近亲关系,回避制度

ID:19197189

大小:16.3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9

继父是否属于近亲关系,回避制度_第1页
继父是否属于近亲关系,回避制度_第2页
继父是否属于近亲关系,回避制度_第3页
继父是否属于近亲关系,回避制度_第4页
继父是否属于近亲关系,回避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继父是否属于近亲关系,回避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继父是否属于近亲关系,回避制度  篇一:管理人员亲属回避制度  篇二:亲属回避制度  亲属回避制度  为规范集团公司的管理,严格执行公司各项制度,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特制订本制度。  一、近亲属关系:  (一)夫妻关系;  (二)夫妻双方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三)近亲姻关系(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等);  (四)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其配偶关系(叔侄、舅舅、表兄弟、姐妹等)。  二、回避规定  (1)严禁安排其亲属担任与本人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职务。  (2)公司高层领导者不能安排亲属在公司人力资源部、财务部、采购部等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3)公司高层领导者履行职责时

2、,涉及与本人及其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如任免、考核、奖惩、调配、人事聘用、职称评定等应当回避。  三、奖惩制度:  (1)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推荐亲属或熟人到公司工作,由本人作为担保人;如推荐的亲属或熟人因个人主观原因导致企业经济损失的,除按相关规定处理当事人外,担保人负连带责任。  (2)公司对于违反或变相违反本制度的公司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人员,首先劝其亲属离开原工作岗位或解除与公司的经济合同关  系,拒不执行者将调离本人(转载于:小龙文档网:继父是否属于近亲关系,回避制度)的工作岗位,情节严重者给予降职、免职处理。  篇三:亲属回避制度  亲属回避制度  为规范集团公司的管理,严格执行公司

3、各项制度,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特制订本制度。  一、近亲属关系  1、直系亲属关系:即夫妻关系、本人的父母及子女。  2、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配偶等。  3、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及其配偶关系。包括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叔、伯、姑、舅、姨、侄子女、外甥子女以及他们的配偶。  二、适用对象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在职正式员工。  三、回避范围  (一)岗位回避制:  1、集团公司总部部长级以上人员的亲属不得在其分管工作的部门工作。  2、集团公司总部副总级以上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财务系统主要负责人职务。  3、集团公司总部员工的亲属不得在总部同一

4、部门工作。  4、各事业部副总级以上人员的亲属不得在自己管辖事业部的财务系统、行政系统、工程系统、物流采购系统工作。  5、各地区市级经理级以上人员的亲属不得在自己管辖地区的财务系统、行政系统、工程系统、物流采购系统工作。  6、各地区业务经理级以上人员的亲属不得在其管辖的部门(美容院)工作。  7、各地区院长/大院长的亲属不得在其管辖的美容院工作。  8、各地区后勤人员的亲属不得在同一部门工作,不得同时从事财务、行政、工程、物流采购工作。  (二)工作回避制:  1、物流系统在各项物品采购上不得与本公司员工及亲属进行交易。  2、集团公司所有员工的亲属不得参与装修等工程招投标、工程建

5、设项目。  3、集团公司所有租赁房屋的出租方不得为公司员工及其亲属。  4、在讨论干部任免、员工奖惩时,被讨论任免、奖惩对象的亲属应回避。  5、公司对各岗位进行内部审计时,作为被检查对象的亲属应回避。  四、回避程序  1、基层排查。排查的顺序先由员工本人如实自报在公司任职之亲属关系员工姓名,然后由  人事如实在亲属登记表上进行登记。  2、整理上报。各地区/部门经过排查、登记确认无误后,填写《XXX地区/部门员工近亲属登记表》,报总部人力资源部。  3、汇总提案。根据各地区/部门填报情况,由总部人力资源部汇总,并按本制度回避范围所列的规定,初步拟定员工回避方案,交集团公司高层审定。

6、  4、回避原则。职务级别不同的,由职务较低的一方回避;因工作特殊需要的,也可由职务较高的一方回避;职务级别相同的,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5、实施回避。总部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集团公司高层审定的回避方案,属岗位回避的,对回避对象进行异地调整或岗位轮换。属工作回避的,对在进行某项工作时应回避的对象提前实行告知制度。  五、回避纪律  1、在排查阶段,员工应如实报知自己的近亲属姓名,如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暂停其现岗位工作,进行相应处罚直至就地免职、解除劳动合同。  2、各地区/部门要如实填报本地区/部门员工近亲属的情况,如隐瞒不报的,将视同工作失职进行处理,对地区/部

7、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相应处罚直至就地免职、解除劳动合同。  3、对应当回避的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或提前申请回避的,相关负责人有权责令其回避,并对其进行处罚直至就地免职、解除劳动合同。  4、各级领导干部,不得为违规当事人说情,为其开脱责任,严禁包庇当事人的违规行为或者为其出谋划策,一经查实将予以严厉处罚直至就地免职、解除劳动合同。对严重徇私枉法、营私舞弊的从重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各级员工在被录用、晋升、调动过程中有义务如实向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