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是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是

ID:19198739

大小:29.4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29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是_第1页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是_第2页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是_第3页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是_第4页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是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是  篇一: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第一节基本原则的概述  一、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整个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过程的根本性和指导性规则。1、是贯穿整个民事诉讼法的根本性规则。2、对民事诉讼法的实施具有指导性。3、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4、是宪法原则在民事诉讼领域中的具体落实。  5、作为一种原则性规范也是一种对诉讼主体的基本要求。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1、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指导诉讼主体正确地适用民事诉讼法的具体规定。2、民

2、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有利于克服民事诉讼法的有限针对性。3、为民事诉讼法的局部修改和调整提供了依据。三、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第二节基本原则中的诉讼原则  一、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  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平等地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这一原则要求在立法上对当事人权利、义务应当进行平等分配,其次对当事人行使权利进行平等保障。(一)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的依据------形式意义上的当事人平等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是  篇一: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

3、原则与制度  第一节基本原则的概述  一、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整个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过程的根本性和指导性规则。1、是贯穿整个民事诉讼法的根本性规则。2、对民事诉讼法的实施具有指导性。3、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4、是宪法原则在民事诉讼领域中的具体落实。  5、作为一种原则性规范也是一种对诉讼主体的基本要求。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1、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指导诉讼主体正确地适用民事诉讼法的具体规定。2、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有利于克服民事诉讼法的有限针对性。3、为民事诉讼法的局部修改和调整提供了依据。

4、三、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第二节基本原则中的诉讼原则  一、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  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平等地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这一原则要求在立法上对当事人权利、义务应当进行平等分配,其次对当事人行使权利进行平等保障。(一)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的依据------形式意义上的当事人平等  1、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的规定是为了裁判主体发现案件真实。2、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是诉讼正义的具体体现。  3、体现了宪法关于“公民在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4、诉讼地位平等,也

5、是当事人平等民事实体法律地位在诉讼中的体现。5、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是民事诉讼对抗式结构的必然要求。(二)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的涵义------形式意义上的当事人平等  是指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平等。当事人在法院或法官面前的平等地位,任何一方当事人不能有优于或者劣于对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1、诉讼当事人平等主要是指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平等。2、实体权利享有者与实体义务承担者诉讼地位平等。3、具有不同社会身份的人诉讼位平等。  4、具有不同国籍、无国籍的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实体意义上的当事人平等  法院应积极

6、地为当事人提供实质而相当的行使诉讼上权利的机会,强调诉讼地位上的等值性。  1.当事人真实义务。当事人在诉讼上不能为加重对方负担而主张已知的不真实事实或自己认为不真实的事实。法官有有义务自己遵守并让当事人遵守辩论诚实(原则)——法国民诉法第3条  3.证明责任分配。证明责任的分配,同样需要考虑实现当事人实质平等。  4.心证公开制度。法官将其在诉讼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心证,在诉讼过程中向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公开或表明,使当事人知悉和理解。(三)程序平等权  由诉讼当事人的平等原则派生出来的权利称为程序平等权,是指当事

7、人在诉讼程序上享有地位平等、机会平等及风险平等。三种类型  (1)地位平等,指当事人不论诉讼中的攻击者(原告)或防御者(被告),也不论其在诉讼外的实体法关系是否有上下从属关系,在诉讼上均享有相同之地位;  (2)机会平等,指当事人享有平等地接近、利用法院的机会及提出证据和进行抗辩的机会;  (3)风险平等,指诉讼胜败风险应当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平等的分配,不应当由一方当事人负担较高的败诉风险。  二、辩论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1.辩论权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

8、诉讼权利。  2.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范围包括对案件的实体方面和程序方面争议的问题。3.辩论的形式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  4.辩论原则所规定的辩论权贯穿于诉讼全过程。5.人民法院应当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这一诉讼权利。我国辩论原则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辩论原则实际上成为一种非约束性或非实质性原则。辩论原则应当是界定当事人与法院基本关系的,具有约束性的原则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