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当代中医之惑

把脉当代中医之惑

ID:19201286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8

把脉当代中医之惑_第1页
把脉当代中医之惑_第2页
把脉当代中医之惑_第3页
把脉当代中医之惑_第4页
资源描述:

《把脉当代中医之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把脉”当代中医之惑  中华中医师承导读:如何定义“中医”?中医该干什么?中医有必要纠结于是否科学吗?中医怎样避免掉入“废医存药的陷阱”?中医如何走好复兴之路?  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近日与北京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开斌进行了深度对话。黄开斌,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是承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课题的... 如何定义“中医”?中医该干什么?中医有必要纠结于是否科学吗?中医怎样避免掉入“废医存药的陷阱”?中医如何走好复兴之路?  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近日与北京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开斌进行了深度对话。黄开斌,毕业于湖北中医学

2、院,是承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课题的健康文化学者。他从健康文化角度“把脉”当代中医之惑,并试图找到答案。  问:您如何定义“中医”?  答:“中医”这个概念产生年代较早。《黄帝内经》中有“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说法;唐代孙思邈提出了“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的观点。古之“中医”是指尚中、尚和的医学,其核心理论源于中华传统文化,讲求阴阳平衡、五行有序、辨证论治。  今之“中医”最初叫“国医”,始于清末民初,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简称,从地理概念上与简称为“西医”的西方现代医学相对应。正是这一称谓导致中医与西

3、医的关系出现原则性的观念错误,引发长达近百年的纷争。  中医是“以平为期”的健康学,以调动机体的自愈能力来化解危机;西医是“除恶务尽”的疾病学,动用“武力”消灭机体病症,属于下医。两者在本质上并不对立。  点评:对“中医”概念进行明确界定,有助于重新审视中医与西医之争,更有助于树立中医自信。  中医药界绝不能因一时的压抑和衰退而自暴自弃,社会各界也绝不能因一时的理念纷争而对中西医药区分出废立之别。  问:您认为中医该干什么?  答:许多人认为中医是治病的,其实中医的最大优势和价值不是治病,而是帮助机体恢复、维护和提升“天人

4、合一”的健康状态。  以风寒感冒为例,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一目了然:中医让感冒初起的病人喝桂枝汤发汗,利用汗液将邪气排出,如病邪入里,则采用催吐或下泻的方剂扶正祛邪重塑健康;西医用抗生素、抗菌素直接杀灭病菌,但不一定能使人恢复健康。  西医以疾病为中心,中医以健康为中心,本应着眼于“证”,现在有的“中医”却老跟在西医后面效仿,以至于把自己的使命忘了。  点评:中医是搞健康的建筑师,非要像西医一样上战场冲锋杀敌,肯定是“扬短避长”。如果中医将自身价值定位在恢复、维护和提升健康上,其特色和优势是西医无法比拟的。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

5、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宏广近日在“传承与发展·2015广安创新论坛”上表示,在全民健康保障体系建设中,中医应该坚持“病前主导、病中协同、病后核心”的战略定位。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医事业发展,陆续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政策。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有理由期待历经坎坷的中医再现辉煌。  问:中医有必要纠结于是否科学吗?  答:近代以来,西医攻击中医的理由是“不科学”,中医不得不“削足适履”,用西医的标准来解释、改造自己,结果搞得“面目全非”

6、。  在科学时代,医院成为工厂,病人进去就上了流水线,几乎所有的检查诊断都靠先进的仪器设备完成,西医用什么药、采取什么治疗措施也都是标准化的。  科学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产品是可以的。但人是活的生命,是有情感的,用冷冰冰的仪器来管理人的健康肯定会出问题。  点评: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健康服务业大会上说,西医的整个体系建立在物质科学的基础上,中医建立在长期实践经验的归纳分析和总结上,两者各有优势和局限性。西医与中医的科学之争,反映了人们对“经验之科学”与“科学之经验”认识的迥异。  中医是生命科学,远比单

7、纯的物质科学内涵丰富,临床疗效是检验中医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  西医虽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却遭遇极大挑战:4000多种常见病95%无药可治,7000多种罕见病99%没有特效药;除阿司匹林经久不衰外,西药由于毒副作用严重,平均淘汰周期缩短为20年。  西医的流水线模式以及对抗医疗、过度医疗、消耗医疗,是造成当前疾病越治越多、医患矛盾日趋凸显的根本原因之一,必须尽快加以纠正。  问:中医怎样避免掉入“废医存药的陷阱”?  答: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之一是“医药不分家”,可是过分强调“药”,拿中药与西药去比拼,容易使中医掉入

8、“废医存药的陷阱”。  中药与西药是两码事。中药的“药”的繁体字,是草字头加上“乐”的繁体字,表明中医解决健康问题主要靠“草”,以“草”的偏性纠正机体的偏性。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药”一直被叫作“本草”,就是最好的证明。  西药多指化学合成药,以成分论药效,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还可能给机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