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明朝内阁制度有关的书籍

和明朝内阁制度有关的书籍

ID:19203594

大小:28.5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29

和明朝内阁制度有关的书籍_第1页
和明朝内阁制度有关的书籍_第2页
和明朝内阁制度有关的书籍_第3页
和明朝内阁制度有关的书籍_第4页
和明朝内阁制度有关的书籍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明朝内阁制度有关的书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和明朝内阁制度有关的书籍  篇一:浅析明朝的内阁制度及其作用  浅析明朝的内阁制度及其作用  徐德亮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赤峰  内容摘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明朝的内阁制度,首先通过明朝废除宰相设立内阁来阐述明朝内阁的前世与今生。然后再探讨出内阁它对皇权及对有明一代的两大辅政之一的阉党的制约及影响。再次通过对内阁权力的探析最终得出它依然是皇权的御用工具。  关键词:由来内阁皇权权力架构政治效能  一明朝的废相与内阁的由来  在明朝初期一直秉行的宰相制度,皇权作为九五之尊享受至高无上的权

2、威,而相权则把持全国最高的行政权力。宰相虽号为“奉旨办事”但实则不然,王朝的很多事情宰相是不与皇帝商量直接独断专行的。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当朝皇权是个“懒王”还好,如果当朝皇帝勤俭持政且有很强的权力欲那就糟糕了,君权与相权就会必然产生裂痕与矛盾,皇帝与宰相争权夺势形同水火,严重时国家的政策说瞬息万变有时也不夸张。国家机器无法正常运转下去了。前朝教训无数而距明太祖最近的教训就是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和明朝内阁制度有关的书籍  篇一:浅析明朝的内阁制度及其作用  浅析明朝的内阁制度及其作用  徐德亮  赤

3、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赤峰  内容摘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明朝的内阁制度,首先通过明朝废除宰相设立内阁来阐述明朝内阁的前世与今生。然后再探讨出内阁它对皇权及对有明一代的两大辅政之一的阉党的制约及影响。再次通过对内阁权力的探析最终得出它依然是皇权的御用工具。  关键词:由来内阁皇权权力架构政治效能  一明朝的废相与内阁的由来  在明朝初期一直秉行的宰相制度,皇权作为九五之尊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威,而相权则把持全国最高的行政权力。宰相虽号为“奉旨办事”但实则不然,王朝的很多事情宰相是不与皇帝商量直接

4、独断专行的。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当朝皇权是个“懒王”还好,如果当朝皇帝勤俭持政且有很强的权力欲那就糟糕了,君权与相权就会必然产生裂痕与矛盾,皇帝与宰相争权夺势形同水火,严重时国家的政策说瞬息万变有时也不夸张。国家机器无法正常运转下去了。前朝教训无数而距明太祖最近的教训就是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和明朝内阁制度有关的书籍  篇一:浅析明朝的内阁制度及其作用  浅析明朝的内阁制度及其作用  徐德亮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赤峰  内容摘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明朝的内阁制度,首先通过明朝废除宰相设立内

5、阁来阐述明朝内阁的前世与今生。然后再探讨出内阁它对皇权及对有明一代的两大辅政之一的阉党的制约及影响。再次通过对内阁权力的探析最终得出它依然是皇权的御用工具。  关键词:由来内阁皇权权力架构政治效能  一明朝的废相与内阁的由来  在明朝初期一直秉行的宰相制度,皇权作为九五之尊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威,而相权则把持全国最高的行政权力。宰相虽号为“奉旨办事”但实则不然,王朝的很多事情宰相是不与皇帝商量直接独断专行的。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当朝皇权是个“懒王”还好,如果当朝皇帝勤俭持政且有很强的权力欲那就糟糕了,君

6、权与相权就会必然产生裂痕与矛盾,皇帝与宰相争权夺势形同水火,严重时国家的政策说瞬息万变有时也不夸张。国家机器无法正常运转下去了。前朝教训无数而距明太祖最近的教训就是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  在元王朝统治中原时期,由于很多帝王的文韬和武略都不足,元代皇权孱弱无能,所以宰相擅权。这些种种给明太祖朱元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且明太祖也阅读了很多的史料,也发现了很多相权对皇权的掣肘。故而他终结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并认为元代灭亡的原因就是将政权委臣,并最终导致欺上瞒下的原因所致。再加上明太祖对开国功臣

7、本就有猜忌之心。终于借“胡蓝之狱”最终废除了宰相制,权分六部。  相权最终被废除了,皇权自然得到极大的膨胀。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政务的大量增加。太祖每日批阅的奏章据《明史》记载大约为200多件。处理的各项杂务多达400多件。太祖的工作可以用“昧爽临床,日宴忘餐”①来形容。但依然无法做到完美无暇,唯恐出现差池。于是明太祖终于在身体所力所不及的情况下诏天下举贤才。于洪武14年(1380年)设立四大辅官。四大辅官皆来自民间,帮助皇帝协理政务监调四时。四大辅官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设立的,同时还作为太子的宾

8、客。四大辅官按时令入朝,官位为正三品,以补皇权力所不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四大辅官皆来自民间,对朝典朝章并不熟悉,难以娴熟。故而四大辅官在设立了不到两年便废止了。但却是明太祖对后世中枢制的进一步改革打下的一个很好的基础。  内阁制的真正开始形成始于明成祖朱棣时期,《明史》对内阁的解释为“以其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内阁。”明前期由于皇帝都比较勤勉政事,内阁还只是作为一个“垂询”机构,同时为了避免内阁专权,成祖时期规定阁臣不得设立官署,不得专制诸司。阁臣的品位很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