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官制度,科举制

英国文官制度,科举制

ID:19213379

大小:38.08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9-29

英国文官制度,科举制_第1页
英国文官制度,科举制_第2页
英国文官制度,科举制_第3页
英国文官制度,科举制_第4页
英国文官制度,科举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国文官制度,科举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英国文官制度,科举制  篇一:文官-科举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之比较  科举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之比较  摘要: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这一制度在隋唐时期得以确立和完备,在思想、教化、官员选拔等诸多方面都有改革和创新意义。西方各国在对科举制度进行研究和改进之后,建立了先进的文官考试制度,至今仍有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科举制西方文官制度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1]西方文官制度起源于1855年的英国,以后逐渐发展到美、法、德、日等国。虽然它在各国

2、有着不同的形式,但总的来说,都是指一种通过非选举程序(即考试程序)录取人员担任政府职务的一种人事制度。因此我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西方的文官制度与我国的科举制度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了。  首先,在考试内容上灵活多样,兼顾通才与专才。西方的文官制度效法的对象是明清科举制度,明清科举选官主要以考八股文为主,考试内容单一,过分强调儒学经典而忽视自然科学,可谓“偏科严重”。而在科举考试之后,任官则由国家统一调配。西方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对于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造。  其次是将考试制度与人事制度相结合,选官与管理并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项选官制度,与之配套的人事制

3、度则相对独立。如明清时代,就是采取了考课制度,初任官员第一年相当于现代的“试用期”,年满考核通过才“加实授”,之后则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九年通计;在考科之外,尚有“考查”。而文官制度带给西方的变革则包括了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可以说文官制度的建立与人事管理制度的调整同步进行。在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中,功绩制是重要原则,公开考试与择优录取,都是这项制度的重要内容。正是由于功绩制原则的确立,克服了西方传统的恩封制与“政党分肥制”带来的种种弊端,打破了论资排辈的晋升法则,代之以资历年限、升级考试成绩、年终考核成绩各种因素综合考查的办法[2](P225-227)

4、,使西方文官从录用到升迁都相对公开公平。  再次是要建立职前培训制度,使文官更好地履行职责。在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为主,以至于很多出身科举的官员严重不通实务,甚至完全无法胜任工作,从行政到司法,全部要依仗师爷或幕僚。而在西方各国,为了使官员能够胜任自己即将担任的职务,完成文官的角色转换,建立了一套“再教育”体系。  如果说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大共同点在于在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下,以考试方式录取优秀人才的话,那么除此之外,它们所剩下来的则更多是差异和不同。具体表现为:  第一、制度内涵不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仅仅是一种选官

5、制度,是通过考试认定官员的任职资格。而公务员制度是一个包括官员的考试、任职、考绩、待遇等所有有关内容在内的一整套的制度体系。  第二、在考试内容和录用程序上两者不同。西方文官考试一般分为口试和笔试两种。像美国等国除了口、笔试外,还对某些技术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的考试。考试内容注重实际,强调能力,并注意通才和专才相结合,对不同类型的文官进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考试;录用程序相对也比较简单,大体分为四阶段:即,招考、考试、选用和试用。而中国的科举考试虽也有口、笔两试,但考试内容严重脱离实际,不注重能力,只局限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鼓励死记硬背,八股文风,泛

6、滥成灾,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造成大量人才的流失与浪费。  第三、在官吏考核和晋升方式上不同。西方国家公务员在考核过程中一般都遵循这样一些原则:民主公开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和保障原则(指公务员对不公平的考核评语有申诉的权利,甚至向法院提起诉讼)。[3]晋升也通常是由考试晋升、考核晋升和年资晋升这几种方式组成。这些做法的目的很显然是为了确保对公务员在考核和晋升上的合理和客观。而科举制下的官吏考核和晋升固然有许多和西方文官制度下在官员的考核和晋升方面相同的好的原则和方式,但由于处于封建社会人治的大环境下,所以在操作时,往往带有的是更多的人情关系烙印。考核官

7、吏往往不是根据被考核者的能力和实绩,而是根据考核官吏者自己的喜好、憎恶和与其的关系来作出判定。就像中国历史上,范仲淹、欧阳修等由于遭到不公正考核而不能升迁、甚至谪贬的官员不计其数,这不仅使大量有才、有识志士不能脱颖而出,人尽其才,而且也加剧了各个朝代的灭亡步伐。  第四、在法规、制度层面上不同。可以说西方文官制度,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有了其法制化、正规化的内容。每个国家在有公务员制度的同时,都有相关的公务员制度主体法规。如英国1855的《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美国1883年的《彭德尔顿法》、法国1946年的《公务员总章程》、德国1953

8、年的《联邦官员法》。这些法规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而中国的科举制由于是出现在等级森严,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