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ID:19233189

大小:290.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9-30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_第1页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_第2页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_第3页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_第4页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各类化合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乙酸—丙二酸途径:合成脂肪酸类、分类、醌类甲戊二羟酸途径:合成萜类、甾类莽草酸途径:具有C6-C3及C6-C1基本结构的化合物氨基酸途径:生物碱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形成内外浓度差常用提取溶剂的分类与极性:分类:水;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水类价廉易得安全亲水有机溶剂包括丙酮,甲乙醇(与水任意比例混合)亲脂有机溶剂为正丁醇前所有的。叶绿素油类苷元树脂溶剂选择(相似相容)溶剂的极性: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提取方法:煎煮法挥发及受热易破坏不宜用浸

2、渍法时长效率低下渗漉法溶剂耗量大时长回流提取法受热易破坏不宜用连续回流提取法量小简单效率高水蒸气蒸馏法:用于提取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难溶于水的成分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二氧化碳常用室温进行不用有机溶剂无公害效率高节能取代基极性大小:极性大小顺序如下;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方法溶剂法:酸碱溶剂法(酸碱性的不同)溶剂分配法(分配系数不同):分离极性大的—正丁醇-水极性中等的—乙酸乙酯-水极性小的—氯仿(乙醚)-水沉淀法:专属试剂沉淀法、分级沉淀法、盐析法膜分离法结晶法:化合物由非晶形经过结晶操作形成有晶形的过程称为结晶。结晶溶剂的选择:a

3、对被溶解成分的溶解度随温度不同应有显著差别b与被结晶的成分不产生化学反应a沸点适中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吸附剂队被分离化合物分子吸附能力)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硅胶—用于分离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氧化铝—用于分离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生物碱、甾、萜)活性炭—用于分离水溶性物质(氨基酸、糖、苷)        聚酰胺(氢键)―用于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蒽醌类、鞣质)a硅胶、氧化铝为极性吸附剂,溶质极性大,吸附力强;溶剂极性大,洗脱力强b活性炭位非极性吸附剂2)凝胶过滤色谱(分子筛原理)分子大小3)离子交换色谱(混合物中各成分分解离度)4)大孔树脂色谱 5)分

4、配色谱(分配系数):正相: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分离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反相: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分离非极性及中等极性物质)23             固定相:十八硅基硅烷、C8键合相             流动相:甲醇-水、乙睛-水分馏法(沸点不同)升华法第2章糖和苷类化合物(一)糖类化合物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分类:单糖低聚糖多糖单糖有:五碳醛糖(如D-芹糖、D-木糖、L-阿拉伯糖)、六碳醛糖(如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甲基五碳糖(如D-鸡纳糖、L-鼠李糖、D-夫糖)、六碳酮糖(如D-果糖)、糖醛酸(如D

5、-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二糖常见的有:龙胆二糖、麦芽糖、冬绿糖、蚕豆糖、昆布二糖、槐糖、芸香糖、新橙皮糖等。(二)苷类化合物1、苷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苷元—苷中的非糖部分苷键—苷中的苷元与糖之间的化学键苷键原子—苷元上形成苷键以连接糖的原子2、苷的分类1)按苷键原子分类:氧苷、氮苷、硫苷、碳苷(溶解度小,难溶于水)氧苷:苷元通过氧原子和糖相连接而成的苷醇苷--是通过醇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而成的苷。如红景天苷酚苷--是通过酚羟基而成的苷。如天麻苷。酯苷--苷元以-COOH和糖的端基碳相连接的。如山慈菇苷A氰苷--是指一类α

6、羟腈的苷。如野樱苷、杏仁苷吲哚苷--吲哚醇中羟基与糖缩合,如靛苷氮苷:糖上的端基碳原子与苷上的氮原子连接而成—巴豆苷碳苷:糖基的端基碳原子直接与苷元碳原子相连接而成的苷—芦荟苷硫苷:糖的半缩醛羟基与苷元上硫基缩合而成的苷—黑芥子苷 △苦杏仁苷在人体内会缓慢分解生成不稳定的a-羟基苯乙腈,进而分解成为具 有苦杏仁味的苯甲醛和氢氰酸。小剂量口服时,由于释放少量氢氰酸,对呼吸中枢产  生抑制而镇咳,大剂量时因氢氰酸能使延髓生命中枢先兴奋而后麻痹,并能抑制酶的  活性而阻断生物氧化链,从而引起中毒,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2)按苷元的化学结构:蒽醌苷、黄酮苷、吲哚苷、香豆素苷  3

7、)苷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况分:原生苷—原存在于植物体内的苷(杏仁苷)次生苷—原生苷水解失去一部分糖后生成的苷(野樱苷)  4)根据糖的名称分:葡萄糖苷、去氧糖苷、木糖苷  5)连接单糖基的数目分:单糖苷、双糖苷、三糖苷  6)按照糖连接的糖链数:单糖链苷、双糖链苷  7)按照理化性质或生理活性分类:皂苷、强心苷等3、苷类的性状:多数固态、无色、无味,个别有色、有味4、苷类的旋光性:多为左旋,水解后生成糖呈右旋5、苷类的溶解性:苷-亲水性(随糖基数目的增加而增大)         苷元-亲脂性6、苷键的裂解:酸水解、酶水解、碱水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