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复习资料(部分)

六上语文复习资料(部分)

ID:19243036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30

六上语文复习资料(部分)_第1页
六上语文复习资料(部分)_第2页
六上语文复习资料(部分)_第3页
六上语文复习资料(部分)_第4页
六上语文复习资料(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上语文复习资料(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21、22、23、24、25课和练习6、7的复习资料20、詹天佑1、《詹天佑》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不怕帝国主义者要挟嘲笑,克服工程中的千难万险,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2、京张铁路从北京到张家口,全长200公里, 是联系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3、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事迹,修筑京张铁路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作者依次写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事,赞扬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4、课文围绕                            这一中心句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

2、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突出詹天佑是我国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5、“……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中的“争夺”是指争相夺取。在句子中是说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想夺取铁路的修筑权。“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这句中的“争持”指争论得相持不下。在句子中是说各帝国主义国家都想控制我们的北部,竞相强词夺理,让事情僵持下来。6、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困难有:一是人为的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环境困难:_________

3、____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因为居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采用了___________;而八达岭隧道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采用了_______________。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         。7、詹天佑不怕_____,也不怕_____。毅然_________。马上开始__________。哪里__________,哪里___________,哪里__________,哪里__________,都要__________,进行_________。詹天佑经常___

4、____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___________,不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8、居庸关: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 八达岭:中部凿井法。青龙桥路段:设计“人”字形线路,要求会画示意图。21、鞋匠的儿子1、《鞋匠的儿子》课文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 2、林肯:美国伟大的民主主义政治家,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1865年4月15日遇刺身亡,由于林

5、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3、一个鞋匠的儿子能成为国家总统,靠的是他超人的智慧、杰出的才华、宽容大度和谦逊的人格魅力。4、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三个“永远”,其中第一个“永远”体现了林肯宽宏大度的胸襟;第二个“永远”表达了林肯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自豪;第三个“永远”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5、“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句话中“裂开的房子”就是指当时美国正处于南北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完整的整体”指一个统一的国家。这句话的意思是:表达了林肯

6、希望国家结束分裂,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的愿望。6、课文以参议员的态度为线索: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宽容是一种力量,因为林肯的谦逊、朴实、宽容、正义赢得了大家的感动和掌声,所以态度才有如此大的变化。7、有关“宽容”的名言:(1)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屠格涅夫(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3)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地处罚更加强烈——苏霍姆林斯基练习6《大风歌》是西汉刘邦所作,表现了他重新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22、古诗两首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朝代)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的。这首诗阐述了知与行

7、之间的关系。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2、《观书有感》宋(朝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作品,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譬喻读书体会的。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3、有关读书的名言:①为中华掘起而读书。—— 周恩来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莆③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栩④书味在胸中,甘与饮陈酒。——袁枚4、来自古诗的成语:粉身碎骨、山重水复、万紫千红、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