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指导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指导

ID:19249900

大小:3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30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指导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指导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指导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指导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指导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指导发布时间:2007-05-31浏览次数:3215往年中医综合考试160道题中,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占30题左右。2003年起,中医综合科目考题总数改为150题,从2005年起取消C型题,中医基础理论试题也相应减少,2007年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基础专业为32题,临床专业为25题。  在历年考试中,中医基础理论试题以藏象的题目数量最多,然后依次为病机、气血津液、经络、病因、阴阳五行、防治原则、绪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复习,因为考试形式为多选题,试题量大、覆盖面也较广,只有全面复习才能避免在

2、常见内容上失分。同时还要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因为大部分题目分布在重点章节及重点内容上,如藏象的试题占全部中医试题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就要求考生要对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特征等内容全面地掌握和理解。另外,今年第一次将针灸学列入中医综合考试范围,考生可以把这一部分与针灸学合并起来进行复习,以减少重复。还有一少部分试题,出在教材较为偏僻处,可以先在本书提供的题型训练中进行练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较少,历年考题中都有所重复,因而熟悉和了解往年试题对于提高考试成绩也有帮助。第一章绪论新大纲考查范围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本章知识结构图  绪  论概念及理论体系  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六经辨证纲领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学说  宋代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

4、河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  李杲——补土派;朱丹溪——养阴派  温病学派: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清代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  清代吴鞠通创三焦辨证  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复习提示  本章复习的重点在于掌握中医学及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理解并具体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知识要点精讲(一)中医学

5、的概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二)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三)历代经典或医家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和贡献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  《难经》是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中医经典著作,也为指

6、导后世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著,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临床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编著,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无择著,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著,开创脏腑辨证。  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寒凉派,主张“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用药以寒凉为主;②张从正,攻下派,主张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以汗、吐、下攻邪祛病为主。③李杲,补土派或补脾派,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以补益脾胃

7、为主治病;④朱丹溪,养阴派,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  温病学派:明·吴又可,著《温疫论》,主张“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清·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清·吴鞠通,创三焦辨证。  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同时也认识到人

8、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①人体是有机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