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社论研读

报刊社论研读

ID:19259623

大小: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7

报刊社论研读_第1页
报刊社论研读_第2页
报刊社论研读_第3页
报刊社论研读_第4页
报刊社论研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报刊社论研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報刊社論研讀二零一八年六月四日(星期三)報章社論標題:大館融入港人生活成關鍵期待以民為本的保育活化2018-05-30成報大館融入港人生活成關鍵期待以民為本的保育活化這篇社論屬於通識教育科今日香港單元涉及通識概念:活化、文化多元性、經濟誘因、集體回憶由賽馬會負責改建和營運的中區警署建築群,經過多年努力後,終於在昨天以「大館」的全新面目示人。15年前的「沙士」役後,特區政府開始著力於保育和活化古蹟,作為帶動城市更新、推動旅遊業復甦的重要工具。早期部分著名例子,包括尖沙咀水警總部改建的大型商場1881,以及灣仔和昌大押改建的高級食肆,兩者均變成較商業化的旅遊地標,又或是豪

2、華的高級消費場所,失去了原有的社區和文化內涵,實很難說是活化古蹟的成功例子。其後,香港年青人帶起了一系列本土文化運動,令「文化保育」、「集體回憶」頓成公眾關注的焦點。2007年,林鄭月娥接掌發展局局長的職務後,推出的多項新計劃,皆悉數以非牟利方式招標和營運,其中包括了藍屋「留屋又留人」的著名例子。原已規劃為旅遊地標的中區警署建築群,遂改由賽馬會轉作創意文化之用,最終發展成昨天開幕的「大館」。長期以來,香港都是個全球知名的大都會和旅遊熱點,中外遊客絕不是為了來看千篇一律的連鎖店,又或是只得國際名牌進駐的大型商場。香港作為一個中外文化的交匯點,豐富的歷史傳統和多元化的都會

3、生活,令人對這個地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才是我們最寶貴的文化資產。較早期已落成的賽馬會藝方,糅合了前衛與傳統建築的特色,會以香港當代藝術作為主題。而大館」亦沒有對古蹟進行肆意的改造,確能在建築硬件上忠於歷史和傳統。相對於鄰近的另一重要古蹟「PMQ」(即荷里活道舊警察宿舍),「大館」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中環商業區,跟蘭桂坊更只有一步之遙,若要以商業化模式營運並不困難,但也可能很快就變得面目全非。展望未來,「大館」舉辦的活動仍須貫徹始終,減少沒有靈魂的外地舶來品,致力保持本地歷史和文化特色;避免引入過多的消費和商業元素,力求加強與當地社區和日常生活的聯繫。假如「大館」能夠成為香

4、港市民喜愛流連的公共空間,甚至是左鄰右里的普羅街坊在茶餘飯後乘涼聊天的好去處,真正融入香港人的生活當中。毫無疑問,這將會是「大館」成功的關鍵。討論問題1.你認為文物需要符合哪些條件,政府應強制給予保育或活化。(低年級同學作答)2.你是否認同「香港政府應保育殖民地時期歷史建築」試解釋你的答案。(高年級同學作答)鳴謝:校本社論研讀責任編輯:潘逸明老師說話訓練指導老師:張婉湄老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