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机械通气 ppt课件

急危重症护理学机械通气 ppt课件

ID:19260133

大小:3.44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9-30

急危重症护理学机械通气 ppt课件_第1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机械通气 ppt课件_第2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机械通气 ppt课件_第3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机械通气 ppt课件_第4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机械通气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危重症护理学机械通气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急危重症护理学机械通气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规划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1.掌握机械通气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常见报警的原因及处理、护理措施。2.熟悉机械通气基本模式、参数的设置、撤机指征与方法、常见并发症及处理。3.了解呼吸机的维护、消毒及保养。4.具有对机械通气患者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沟通的能力。教学目标第一节概述机械通气(mechanicalventilation,MV)是利用人工方法或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辅助病人呼吸,以达到增加通气量、改善气体交换、减轻呼吸功消耗、维持呼吸肌功能的一种通气方式。根据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不同把机械通气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

2、机械通气,本章重点讲述有创通气。导入情景小陈值夜班时,有一68岁男患者,体重65kg,以吸入性肺炎收入呼吸内科治疗,因“呼吸困难加重,意识模糊”转入ICU治疗。查体:患者意识模糊,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呼吸35次/分,SpO285%,ECG示窦性心律,心率125次/分,血压85/46mmHg,查血气pH7.30,PaO258mmHg,PaCO250mmHg。请问:此患者目前最紧急的处理措施是什么?医嘱准备机械通气治疗,其目的是什么?机械通气有哪些适应证和禁忌证?机械通气过程重点监测哪些项目?哪些情况异常提示需要进行气管内吸引?第一节概述一、机械通气的目的二、

3、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机械通气的目的(一)改善通气与换气功能,提高氧分压(二)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改善或维持动脉氧合(三)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应用机械通气范围目前已不仅限于抢救呼吸衰竭及呼吸停止,更多用于缓解缺氧和二氧碳潴留。任何原因引起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均适合机械通气治疗。当患者意识障碍,呼吸形态严重异常,如呼吸频率大于35~40次/分或小于6~8次/分;呼吸节律异常;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通气和(或)氧合障碍,充分氧疗后无改善,PaO2<50mmHg,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是应用呼吸机

4、指征。适应证1.临床出现明显紫绀、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神志恍惚、嗜睡甚至昏迷,经过保守治疗无好转应考虑机械通气。2.呼吸衰竭虽经保守治疗症状得到缓解,但呼吸功能改善有限,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临界水平,即在诱因作用下又可以重新出现严重呼衰失代偿,此时也可进行机械通气及早改善症状,恢复呼吸功能。3.呼吸功能严重不足,临床呼吸困难较重,但血气分析表现不很严重,为了减轻心脏负担及呼吸肌疲劳,配合其他治疗也可进行机械通气。适应证第二节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一、机械通气的准备二、机械通气模式三、机械通气常见参数设置与调节四、常见报警的原因与处理一、机械通气前的准备(一)物品的

5、准备1.急救物品的准备配合医生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准备。2.呼吸机准备呼吸机应有专人管理与维护,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二)患者准备1.心理准备护士应对清醒的患者解释机械通气的目的、治疗作用与配合、注意事项等,解除他们的紧张和恐惧心理。2.基本情况准备明确患者的病情、诊断、既往史、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对机械通气的特殊要求。3.体位准备选择患者舒适的体位,根据病情给予平卧位、卧位或半坐卧位。4.气道准备气道的临床解剖1213人工气道种类上呼吸道人工气道(简易人工气道)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喉罩下呼吸道人工气道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管-食道联合导

6、管下呼吸道人工气道优缺点二、机械通气模式(一)基本模式分类1.“定容”型通气和“定压”型通气(1)定容型通气以呼吸机预设通气容量来管理通气。(2)定压型通气以呼吸机预设气道压力来管理通气。2.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1)控制通气(CV)呼吸机完全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呼吸机控制病人的潮气量、频率、呼吸比、吸气压力、吸气流速来提供全部的呼吸功。(2)辅助通气(assistedventilation,AV)呼吸频率由病人控制,采用压力或流量触发形式,依靠患者的吸气努力触发呼吸机吸气活瓣实现通气。(二)通气常用模式1辅助控制通气(ACV)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7、)3.压力支持通气(PSV)4.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5.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二、机械通气模式三、机械通气常见参数设置与调节(一)常用呼吸机参数设置1.呼吸频率一般成人通常设定为12~20次/分钟。2.潮气量(VT)通常依据体重选择5~12ml/kg。3.吸/呼时间比(I:E)通常设置吸气时间为0.8~1.2秒或吸呼比为1:1.5~2。4.吸气压力成人先预设15~20cmH2O,小儿12~15cmH2O,根据潮气量进行调整。5.呼气末正压(PEEP)依据缺氧情况,调节PEEP水平。6.吸入氧浓度(Fi02)一般Fi0235%~50%。7.峰

8、值流速成人常用的流速设置在40~60L/min之间。8.触发灵敏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