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ID:19262571

大小:22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1

环境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环境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环境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环境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环境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30学科门类:工学学科级别:一级1、学科简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研究环境(结构与状态)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协同演化、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途径。环境科学与工程源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及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需要。当前,人类面临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21世纪人类社会整体生活质量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因此21世纪将是环境科学与工程蓬勃发展的时期。随着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和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要求环境科学与

2、工程学科必须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与其有关的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该学科的内涵日益丰富,涉及到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学、工程学、安全学、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既为许多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也在科学技术的综合过程中依赖于其它学科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得以发展。本学科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已培养硕士研究生97名,在读71名。目前有研究生导师29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14名,分布在环境工程、化学工程、安全工程、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等五个教研室的10个研究方向。导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77%。1000余平方米的应用化学实验中心拥有各类

3、气相色谱、发射光谱、离子色谱、总有机碳分析仪、原子吸收、铁谱等分析检测仪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主要科研成果有:机械加工乳化液净化再生处理机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发明专利,2005年国家环保局推荐的最佳环保实用技术,已有30多个单位应用,共凝聚气浮进水工艺与设备、反渗透清洗设备、膜生物净水设备、乳化液在线净化循环使用工艺与设备、PR系列破乳机、YS系列油水分离机、内燃机车冷却液再生装置等。其中双行程离子交换器等多项技术获国家专利和实际应用。曾获得国家环保局推荐的95最佳环保实用技术,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辽宁省科技发明二等奖和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03年获得

4、国家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资质。2、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环保企业、轨道交通安全技术及管理部门,以及国家、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学科主干课:高等环境化学、环境流体力学、高等物理化学、环境分析化学进展、安全风险评价等。3、学习年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

5、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4、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1环境污染化学环境污染化学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在地球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中迁移转化的基本规律。环境污染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来源、扩散、分布、循环、形态、反应、归宿等各个环节。它的研究目的是为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监测和控制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依据。本学科方向(1)主要开展有关全球面源气态污染及局部点源污染的机制和控制技术研究,面源气态污染方面,着重研究大气中特殊污染物迁移转化运动规律,

6、污染物定量构效关系,涉及大气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固体废物焚烧产生的致癌物二噁英/呋喃(PCDD/Fs)的监测与治理;点源环境污染方面,研究涉及皮带输煤系统粉尘析出机理与控制技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产生的污染气体快速监测与治理,燃煤产生的污染气体监测与治理,汽车尾气防治,铁路隧道内气体监测及环境保护等。本方向通过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等项目对大气中PCDD/Fs,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及有机氯农药进行了长期的主动与被动监测,研究结果对评价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固体废物焚烧厂产生的废气监测与治理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2)主要开展有毒无机离子,具有致癌、致

7、畸、致突变的有机污染物及抗生素等在水体中吸附、挥发、光解及生物毒理效应等迁移转化转化研究。2环境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基于吸附与离子交换方法及场(电场、流场、超重力场等)强化措施开展饮用水净化、污水超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技术的研究,并通过相关器材、设备的研制与开发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实践能力。本研究方向对于饮用水净化研究侧重于控制水垢与水渍生成,降低腐蚀,以恢复“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之本质,减少残留,让清洁与呵护事半功倍。并降低终端用户的能耗和二氧化碳及洗涤剂排放,促进低碳文化建设。污水超深度处理是基于污水内源无机盐去除和转化实现资源回收和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