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采区煤仓作业规程

二采区煤仓作业规程

ID:19270935

大小:296.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9-30

二采区煤仓作业规程_第1页
二采区煤仓作业规程_第2页
二采区煤仓作业规程_第3页
二采区煤仓作业规程_第4页
二采区煤仓作业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采区煤仓作业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编号:2013-10-1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二采区煤仓编制人:卫艳鹏施工地点:皮带运输巷编制时间:2013年10月29日38目录第一章编制概况3第一节设计依据3第二节编制概况3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4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4第二节煤(岩)层赋存情况4第三节地质构造4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4第一节巷道布置4第二节施工方案5第三节支护设计5第四章施工工艺10第一节施工方法10第二节凿岩方式10第三节爆破作业10第四节装载与运输11第五节管线与轨道敷设11第六节设备与工具配备12第五章生产系统12第一节通风12第二节综合防尘14第三节防灭火14第

2、四节供排水1438第五节安全监控14第六节供电16第七节运输16第八节压风16第九节照明、通信和信号17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7第一节劳动组织17第二节作业循环18第三节 技术经济指标19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20第一节 一般规定20第二节 打眼放炮措施21第三节 防瓦斯、通风措施25第四节巷道支护26第五节 防火措施29第六节 防治水措施30第七节 顶板管理措施30第八节 穿层段安全施工措施32第九节 安全监测措施33第十节运输措施34第十一节贯通措施36第十二节文明生产要求36第十三节开口施工有关措施37第八章 避灾路线3838第一章编制概况第一节设计依据

3、一、经过审批的设计本面所掘巷道施工的依据是《二采区设计说明书》。二、地质说明书本面所掘巷道地质资料的依据是《二湾联营煤矿地层综合柱状图》、《二湾联营煤矿补充地质勘探报告》。三、其他资料本面所掘巷道涉及的其他资料依据是《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掘进操作技术规程》及根据附近已掘工作面探明和搜集的资料推断编制。第二节编制概况一、巷道名称二采区煤仓。二、掘进用途掘进的目的是形成二采区上、下山生产系统,满足二采区下山开采的运输、通风等需要。三、巷道设计长度和服务年限二采区煤仓设计长度:30米,储存原煤约450吨;服务年限为20年。四、预计开、竣工时间开工时间:2013年

4、11月1日竣工时间:2013年12月1日38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二采区煤仓地表位于阳坪以东200米山区,地面无村庄,无其它重大建筑物,二采区煤仓开拓对地面基本无影响。第二节煤(岩)层赋存情况巷道布置在C1灰岩底部,部分巷道为穿层巷道。设计该巷顶板距K1煤层底板约3米左右。K1煤底板岩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深灰色粘土岩厚约1.57米;灰色砂岩厚约7.55米,坚固系数小于3,泥灰岩厚约11.75m,层状岩层。附图一:煤岩层综合柱状图第三节地质构造该工作面范围内岩层总体上为单斜构造,倾向西稍偏南,倾角在4°左右。根据现有地质资料,该工作面内

5、无大的构造,预计不会对生产有影响。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二采区煤仓位置主井皮带尾,煤仓中心线,位于主井巷道中心线偏右500mm,二采区煤仓自主井尾溜煤眼往里3m处为开口中心,垂直向上施工30m构成二采区煤仓。38第二节施工方案采用普通反井法施工煤仓,该煤仓施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自下向上掘小反井,第二步自上向下刷大至设计断面,第三步自上向下进行永久支护,浇筑混凝土。第三节支护设计一、支护形式:1、二采区煤仓采用打锚杆挂网喷浆联合支护,金属网规格:长×宽=2000mm×1000mm,锚杆采用Φ18mm螺纹钢制作,全长2200mm,锚杆眼间排距为800mm×

6、800mm,锚杆外露长度≤50mm。2、煤仓下口处采用混泥土浇注配合矿用工字钢联合支护,在煤仓下口两侧边界,开始各项两侧架设3架对棚,棚距600mm。3、二采区煤仓采用打锚杆挂网喷浆联合支护时,先打设锚杆及金属网喷射200mm,后再打设锚网,喷射至300mm厚。注:第一次打设锚杆时锚杆外露长度250mm。二、巷道断面:煤仓断面为圆形,净断面直径5000mm,喷浆厚度300mm,掘进断面面积为24.6m2,断面净面积为19.6m2,掘进宽度为5600mm,净宽度为5000mm。煤仓底部下净宽800mm,以60°角度向上施工3600mm,净宽度变为5000mm。自下向上掘

7、进的小反井断面为长方形,长1500mm、宽2000mm。附图二:巷道断(剖)面图38三、支护材料1、支护材料:煤仓直井段采用打锚杆挂网喷浆联合支护,漏斗段采用混凝土浇注支护。水泥采用C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不用过期、受潮结块的水泥及不合格水泥。水泥、沙子粒径<0.35mm颗粒坚硬洁净,容重为1500-1700kg/m3,石子粒径5-20mm,人工碎石,容重为1400-1500kg/m3。配料比为:水泥:沙子:石子=1:3.5:1.5(重量比),水灰比为0.45,速凝剂型号为J85型,掺入量为水泥质量的3~5%。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的上料口随喷随掺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