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逃生装置设计——毕业论文

高楼逃生装置设计——毕业论文

ID:19291861

大小:5.92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9-30

高楼逃生装置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高楼逃生装置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高楼逃生装置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高楼逃生装置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高楼逃生装置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楼逃生装置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录三高楼逃生装置设计[摘要]通过对众多惨痛高楼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对市场现有高楼逃生产品的调研,发现高楼逃生产品存在操作繁琐、安全性差与不够美观等问题。本次毕业设计以设计事理学为理论指导,借助事理学建立“目标系统”和“质”的研究方法,对目标用户进行情景化的调查研究,旨在设计出一款安全高效的高楼逃生装置。本次设计以问卷调研和访谈法为调研基础,收集用户在高楼火灾逃生情境下的行为习惯和安全需求,建立用户在火灾情境下的事理学模型。在此用户研究的基础之上,对高楼逃生装置进行了形态与结构的创新设计。在形态上进行人机优化设计,使其在使用时更加符合人机尺寸和操作习惯;在结构上使用轨道与夹持机构

2、,利用刹车制动原理来控制下降速度,从而实现高楼火灾情况下的快速安全逃生。[关键词]安全;事理学;高楼逃生;刹车制动1前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建筑用地日益紧张,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城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但是同时伴随着高楼火灾不断发生,在经历了众多惨痛的高层火灾事故后,给生活中在高层建筑中的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由于高层建筑的环境复杂,人员密集,疏散难度大的难题,以及现在国内高楼火灾应急自救产品的缺乏,专业的消防设备未能及时的更新换代,消防人员能力的限制,使得现在的高楼火灾救援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难题。在对大量的高楼案例的分

3、析后,发现大多数遇害人员并不是被火烧死,而是在被火焰围困的情况下无法逃生,最后因为窒息或被迫跳楼死亡。因此在被高楼火灾围困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救逃生,就成为一个急迫解决的问题。随着高楼火灾的频发,人们也在开始意识到消防应急设备的重要性,家用消防逃生设备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国内的一些消防设备公司对火灾自救设备的设第53页(共52页)附录三计研发也在不断加强,可是消防逃生装置依然难以普及。主要原因是人们消防意识的缺乏,而且市面上的此类设备的设计缺乏人性化,操作过程繁琐,不够美观,因此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而高楼从发生火灾到火势蔓延,之间只有10到30分钟的时间可以用来自救,

4、所以当遇到火灾发生的险情时,最快最有效的救援措施往往是被困人员的自救。因此,现在迫切需要设计一款安全性高、易用性好、高效性强其兼具美观性的高楼逃生装置。1选题背景与意义1.1项目来源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1.2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城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但是同时伴随着高楼火灾不断增加。在经历了众多惨痛的高层火灾事故后,给生活中在高层建筑中的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虽然目前市场上已有各种逃生产品,但是它们都存在各自的使用盲区,而且大多数产品基于机械知识进行设计,缺乏人性化的思考。本次设计运用工业设计思维来进行创新设计,将从被困人员的行为特点、生理需求、与环境相关联的角度来思

5、考高楼逃生装置应该具有的功能和使用方式,并结合现有技术条件,设计出一款兼具易用性、安全性、美观性、便携性和人性化的能够快速安全逃生的高楼逃生设备,将具有更高的社会意义和运用价值。2设计调研2.1调研方法本课题的调研方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资料收集通过对大量收集调研与文献资料的分析,对国内外高楼火灾逃生产品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了解本课题在国内的相关研究状况,以及此类产品在设计中还存在的问题等。阅读相关方法论、设计美学、人机工程学、语义学、心理学等书籍资料,进行课题的交叉论证。通过调查问卷和单人访谈了解大众对高楼火灾的了解和对第53页(共52页)附录三高楼逃生装置产品

6、的用户需求。一、理论分析:(一)例证法:对目前已有的高楼逃生设备进行整理、归类和对比例证分析。(二)事理学理论方法:以高楼火灾受困人员为中心,对“事”的逃生时的行为进行分解,建立事理模型,最后获取符合用户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1.1国内外研究现状1.1.1国内研究现状目前我国的消防应急救援行业发展状况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水平。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我国消防救援设备的发展与高层建筑崛起的速度的严重失衡,现在我国的大部分消防水罐储蓄车射程仅能到达8层左右,大部分的云梯车举高能力也只有15层左右,而这些设备体积庞大,机动性差,常常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不能快速有效的实施救援。二是我国对于新型高

7、楼逃生装置的设计研发投入不够,人们对于高楼火灾的危害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据统计现在家庭的灭火器材配备不到千分之一,企业配备的都是较为普通的消防设备,逃生自救设备更是少之又少。图1高楼缓降器现在国内市场上也有一些研发成功的产品,常见有柔性救生滑道、高空缓降器两类逃生设备。现有市面的高空缓降器原理简单、操作繁琐,基于机械结构角度进行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实用,对人体也没有外部的保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伤害,同时无法克服使用者对高度恐惧的心理。柔性救生滑道,能使多人顺序地从高处入口进入,在其内部缓慢滑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